第三十七章 客串一把皇家纨绔的家庭教师(第2页)
这杯喊作懿哥儿的才是钟家正儿八经的二少爷。
他沉吟片刻,对钟鼎劝解。
“鼎哥儿所言甚是。你如今去国子监继续深造,也是应有之义。有你大哥在,你们兄弟俩也能相互扶持。”
平日里,钟雄对这个与儿子厮混在一处的钟鼎,实则当半个子侄看待。
钟帆一听,眼睛顿时亮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
“对对对!爹说的是!有……有懿弟陪着,我……我心里也踏实些!好弟弟,你可得帮帮大哥!”
钟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憨厚的脸上写满了茫然和一丝为难,
“啊?我……我也去?国子监……那是什么地方?我……我什么都不会啊……”
他只觉得脑子嗡嗡的,去那么厉害的地方念书,比让他去校场耍一套拳法还难受。
再说了,他来京城就是来享受来了,去念书还不如回去!
钟懿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只管去便是,凡事有我,不必担忧。”
钟鼎见懿哥儿都这么说了,虽然心里还是发怵,但也只能期期艾艾地点了点头。
“那……好吧。”
翌日清晨,钟帆与钟鼎拜别了崇文书院的卫夫子,只说得了机缘,要去国子监进学。
卫夫子虽有讶异,却也欣然勉励了几句。
随后,二人便登上了钟府那辆略显寒酸的青布马车,吱呀呀地朝着国子监的方向驶去。
国子监门前,果然气派非凡。朱红大门,琉璃瓦顶,门前车水马龙,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儿络绎不绝,座下不是高头大马,便是镶金嵌玉的华丽马车。
钟家那辆青布马车混在其中,便如鹤群中的一只鹌鹑,显得格格不入。
不少锦衣学子投来或鄙夷或好奇的目光,交头接耳,指指点点,那眼神仿佛在说:这是哪儿来的土包子?
正此时,钟帆眼尖,一眼便瞧见了不远处,卢培春和赵鸣正哈着腰,满脸谄媚地陪着一位衣饰更为华贵的年轻公子说话。那公子约莫十七八岁,面带倨傲,顾盼之间,自有一股颐指气使的派头,想来便是哪家的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