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谋权男人的烟

第126章 两年(第2页)

 “那就慢慢来吧!让我们的人在其他灾区也找找工匠,若是愿意迁去海城,便将他们送过去。” 

 凌凡点头吩咐。 

 “是,我们的人己经在西处寻找了。” 

 黑衣人禀报道。 

 “嗯,那就这样,天景军也盯着点,那是本侯的军队,别让有心人钻了空子。+小/税¨宅~ ?蕪′错·内+容\” 

 凌凡说完,便示意人退下。 

 转眼三日时间过去。 

 去试水泥的工部尚书终于拿着结果去了内阁。 

 向内阁汇报他们测试的结果。 

 他是真的没想到这天底下竟然有这么神奇的材料,而且烧制也不麻烦,能够大量的产出。 

 甚至造价也不高,完全在他们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商议之后,工部便向水泥作坊下了订单,他们准备先解决京城的问题,看看在京城的效果。 

 若是效果好,便开始全国推广。 

 以工代赈便在京城开始了。 

 前往京城逃难的难民都被征调前去修建道路。 

 有活干,有饭吃,难民们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终于不用担心被饿死了。 

 不过一月的时间便看到了效果。 

 京城周边的灾民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处理。 

 随后,凌凡又暗中让他商会联系其他商会招人去他们的作坊上工。 

 用低廉的价格招人,让他们获取更大的利益。 

 有了人带头,各大商会也纷纷开始招人。 

 有了大量的人手加入,作坊的产量也加大了,更多的商品被制造出来,市场上的商品价格也慢慢下降。 

 更多的商品开始向西周的城池运送过去。 

 商业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让京城和周边几城都开始慢慢的恢复过来。 

 只是,想要影响到更远的地方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京城这边有了明显的效果,内阁便拟定文书,传往大虞各个州县,让各地都按照此法执行。 

 有了以工代赈的先例,凌凡也开始对商户收税的计划。 

 他很清楚,只有商税的增加才能让国库越来越充盈。 

 有了足够的钱财,才能让大虞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以工代赈的政令之下,起义之人越来越少,能吃上饭了,谁又愿意去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去跟着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