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满载而归(第3页)

 

四年过去,普通一本毕业生已不再吃香,至少要985、211毕业才行。

 

甚至名校的学生也在拼命内卷,为找到好工作不得不考研。

 

找了几个月,三四千的流水线工人岗位虽有,但陶竹不愿加入。

 

并非看不起流水线工人,而是失去应届生身份后更难找工作。

 

而且在流水线待几年,学到的东西还能剩多少?

 

到时候空有学历,没实际能力,想找好工作基本无望。

 

正走着,听见身后有人喊:“陶竹,你还在这儿?”

 

陶竹回头,见一中年男子惊喜地说:“谢老师,您这么早就在学校?”

 

“工作呗。”谢哲走近,拍拍陶竹肩膀,“还没找到工作?”

 

陶竹点头:“老师,工作不好找。”

 

“明白。”谢哲点头,“现在就业压力大。

 

我这儿有个机会,要不要试试?”

 

陶竹来了兴趣,以为是留校。

 

谢哲看出他的想法:“不是留校,是市局安排的工作,需服务三年,期间不能与家人联系。”

 

陶竹皱眉,仍问:“工资多少?”

 

“月薪两万,另有补贴。”谢哲笑着,“结束后直接转公务员。”

 

“这么好?”陶竹呼吸加快。

 

两万月薪不容易。

 

别看网上的高薪人士常被批评,但现实中赚钱多难,陶竹求职碰壁一个月最清楚。

 

普通工人月薪四千甚至更低,一年存三万都很困难。

 

谢哲点了点头:“这是上级分配的任务,对任职者的要求很高,必须清白且踏实。

 

你平日里认真学习,所以我向他们推荐了你。”

 

“感谢老师的栽培。”陶竹内心激动不已。

 

尽管三年内无法回家,但这段时间能挣不少钱,总比空手而归强得多。

 

父母尚年轻,他决定拼搏一番。

 

“老师,我要做什么工作?”陶竹好奇地问。

 

谢哲答道:“一般的任务你可能应付不来,我稍后帮你报个教人识字的岗位。”

 

陶竹又问:“还有别的工作吗?”

 

谢哲拿出一份调令。

 

陶竹一看,顿时惊讶。

 

除了教师职位,还有炼钢技术员、水泥烧制技术员、玻璃冶炼技术员、挖掘机驾驶员等。

 

陶竹疑惑地问:“难道我们要去支援黑州?”

 

不过,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即便去黑州他也愿意。

 

随后,他跟着谢哲来到相关部门,签下了工作合同。

 

“好了,你有三天时间准备,到时候来报到。

 

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中途退出,否则会影响你的信用记录。”

 

拿到工作证和五千元生活补助金后,陶竹一脸茫然地走出办公楼。

 

这时,一个胖乎乎的小个子青年走了过来,“大哥,你也签了工作?”他自我介绍说,“我叫罗忠,是职高生。”

 

陶竹笑着点头:“你签的是什么工作?”

 

罗忠咧嘴一笑:“开挖掘机,那是我的专长。

 

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

 

两人边聊边留意大厅里签署合同的人,发现男女老少都有参与。

 

他们甚至见到一位拄拐的老者签下了一份长达十年的工作合同。

 

陶竹和罗忠惊讶不已。

 

“这样高龄的人还能工作十年?”

 

“不对,那是胡胄教授,人称古法百科全书,精通各种稀奇古怪的技术。”

 

……

 

城西仓库内,一辆辆满载雪白大米和精磨面粉的车辆不断驶入,堆成了小山。

 

叶玄清看着觉远和郭靖说:“两位先生,这批物资共筹备了一千万吨粮食,这是最后几车了。”

 

觉远点头,神情激动:“好。有了这些粮食,下界便不会再有饥荒之忧。”

 

实际上,除了粮食,拖拉机、耕地机以及优质种子也已全部到位,都被郭靖与觉远妥善收进飞升令空间。

 

随着最后一批物资的抵达,郭靖与觉远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

 

至于苦智和郝大通,二人需长期留在地球任教,短时间内无法返回射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