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三十六重天计划(第2页)

 

更别提这笔钱是每年都要缴纳的。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赋税名目,像茶纲、花石纲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存在。

 

整个宋朝期间,农民起义频发,就连江南地区也爆发了方腊之乱,可见其影响力。

 

为何后世对宋朝评价如此之高?

 

其一,相较现代,宋朝确实逊色不少,但与其他封建王朝相比,却名列前茅,算是较为富裕稳定的时代。

 

其二,赞美宋朝者多为文人或自认为文人之人。

 

在宋代,士大夫阶层享有优渥的生活条件,无需体验普通百姓的艰辛。

 

基于此,顾天对吸纳天龙世界至大乾体系并无心理负担。

 

废除繁重苛捐杂税,仅保留十分之一的农业税,这无疑是造福苍生之举,仿佛圣君再临。

 

这对百姓而言固然是好事,对顾天自身亦然。

 

掌控更多世界,他的实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决心已下,顾天随即谋划具体步骤。

 

占据一方世界,首要之事在于人员配置。

 

“其一,可从射雕世界调配人手;其二,也可吸纳本地人才。”

 

“段誉、乔峰、黄裳!”

 

思索良久,顾天最终锁定了这三人。

 

此时,黄裳不过五十岁,任福州知府,尚未着手校订《万寿道藏》。

 

段誉和乔峰在品德上也未见明显瑕疵。

 

“只是段誉治理国家的能力稍显不足,到时给他安排几位得力的文官辅佐即可。”

 

一番权衡后,顾天敲定了后续计划。

 

外出后,顾天开始吸收月华精华,弥补白日修炼所耗精力。

 

夜幕降临,一道月华如瀑倾泻而下,将镇南王府笼罩其中,宛若人间仙境。

 

段誉立于庭院,神情震撼,试图调动心法,却束手无策。

 

顾天所凝聚的并非天地灵力,而是月华之精华,段誉因缺乏特殊法门,难以吸收炼化。

 

但他并未气馁,而是静下心来,在自家小院继续修行。

 

渐渐进入佳境。

 

待修炼完毕,已是深夜。

 

段誉满面喜色,激动地挥舞双手:“我已凝练内力!”

 

“不错。”顾天的声音适时传来,段誉抬头,见顾天立于院门口,“今夜月色正美,何不一同论道?”

 

“佛法暂且不论。”顾天摇头,直言此行只为正事,“段兄如何看待当今民生?”

 

段誉微怔:“顾兄竟对此感兴趣?依我看,虽辽、吐蕃日益强盛,然大宋依旧是一片太平景象。”

 

“确是难得的太平岁月。”顾天附和,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如此认为。

 

相较于前朝,北宋虽算不上盛世,但也差强人意。

 

即便盐价高昂,一斤需以数十斤粮食交换,生活依然勉强维系。

 

然而,这个时代却有一个独特现象——不举子。

 

即生而不养,弃婴溺杀。

 

在别的朝代,这样的事情极少发生,可在此时却屡见不鲜。

 

“段兄如何看待这溺杀男婴之事?”顾天追问。

 

段誉惊愕:“竟有此事?俗语云‘虎毒不食子’,大宋百姓为何如此冷酷?”

 

顾天叹息:“人头税沉重,一年千文起,富户也不敢多育子嗣。”

 

段誉听闻此事,不禁震惊。

 

身为大理王子的他,常在外游历,对各地物价颇为熟悉。

 

三千文在大理已是巨额,在宋地亦不少见。

 

“宋朝皇室疯了吗?”段誉疑惑不解,“若在大理如此行事,皇族早已被颠覆。”

 

“宋地动乱者众多。”顾天叹息,“不过,这些人也能招安,你可知为何宋朝热衷招安?”

 

段誉默然:“未曾料到世间竟有这般情况,实乃我眼界狭窄。”

 

“段公子,若废除杂税,仅保留农税十分之一,商税九分之一,能否赢得民心?”

 

段誉答道:“若有此举措,必成千古明君。”

 

“好。”顾天颔首,“一个月后,我会将此界纳入大乾管辖,届时还需仰仗公子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