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吐蕃有异动(第3页)

 

话毕,他们从空中降至军营。

 

片刻后,军营秩序井然,顾天随即启程前往吐蕃。

 

此刻,吐蕃各部仍在争论出兵事宜,争论不休。

 

“龙!”

 

“首领,天际现龙!”

 

众首领一愣,面露怒色:“龙?”

 

“怎会有龙?”

 

众人出门仰望,瞬间惊愕不已。

 

“吐蕃即将并入大乾,有何异议?”

 

正这时,青龙上传来一道声音,让部族首领面面相觑。

 

尚在犹豫间,一道耀眼光芒突然闪现,落于无人之地。

 

刹那间,天地震动,光芒刺目。

 

数十里外,几座山峰瞬间夷为平地。

 

首领们不敢稍作迟疑,急忙跪拜,高呼:“我等愿归附大乾,听从号令。”

 

“很好。”天际传来满意的声音,“日后鸠摩智将回归,整顿各部,望你们莫要误事,遵其命令。”

 

“我等遵旨。”

 

众人虽心存疑虑,不知鸠摩智何时背叛吐蕃,但不敢多问,迅速回应。

 

声音消散,许久未见回应。

 

众人抬头,只见天空澄净,绵延数里的青龙已然离去。

 

众多首领长舒一口气,彼此对视,眼中皆藏隐忧。

 

许久后,有人开口:“是否该去看看那处?”

 

说着指向远方残破之地。

 

众人稍愣,随即应允。

 

片刻,众人凝视遍地琉璃般的地面,色彩绵延数里,即便此刻仍有余温,令人觉暑热难当。

 

“此乃神迹,各归部族,静候国师归返。”

 

“时至今日,也只能如此。”

 

一行人怅然归去,各自回部。

 

“这就是华夏的母亲河?”顾天立于山巅,遥望远方。

 

抵达吐蕃,他心中忽起游历黄河之意。

 

黄河源头细流不过碗口,平凡无奇。

 

然百川归海,终成九州次大河流,经九省入渤海,孕育万世生灵,为中华文明起源之地。

 

虽常有水患,亦无法动摇炎黄子孙对其情谊。

 

“百川东流入海,总有一天,我也能将诸界积累化为一跃巅峰之力。”

 

观罢良久,顾天方离去。

 

御龙沿河飞行,见两岸百姓安居乐业,他心境亦渐平和。

 

忽而,天降大雨。

 

九州幅员辽阔,气候变幻无常,此地干热,别处或正遇暴雨。

 

这般景象,顾天早已司空见惯。

 

然而,此次不同寻常。

 

下方黄河河道骤然缩窄,水流汹涌,两岸民居已浸水尺余,再迟恐成大祸。

 

“又逢雨季,黄河泛滥了。”

 

顾天摇头,脚下三丈青龙瞬息巨化万丈,入河而行。

 

祂一摆尾,舒展身躯,顿时河道拓宽,水流骤降,两岸泡在水中的人们震惊不已。

 

原本空洞无助的目光瞬间满是惊愕。

 

透过雨幕隐约可见帝袍身影立于龙首之上。

 

“妈妈,那是禹皇!”

 

“你说过禹皇治水的故事,就像眼前一样。”

 

孩子们想起旧日故事,指着雨中奇景惊叹。

 

黄河两岸怎会不知大禹的传说?

 

有些老人甚至跪拜。

 

“是禹皇,禹皇显灵了。”

 

“快向禹皇叩拜!”

 

顾天听见众人话语,未表明身份,内心感慨:“即便历经千年,人们仍未忘却禹皇安定九州、治世的功绩。

 

这就是我九州永存的精神啊!”

 

操控青龙,驱散洪流,将河底泥沙排至两岸空地,彻底消除隐患。

 

完成这些后,顾天并未停歇,驾驭青龙沿河而下,继续治水。

 

此地水患虽解,若下游依旧阻塞,不过是转移问题。

 

青龙穿梭九省,黄河水道变宽,河底泥沙被清理至渤海。

 

途中,顾天移走了几座大山,改天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