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长生诀》(第2页)

 

云玉真:“多谢公子厚爱。”

 

云玉真退下,后续排队的江湖人士面露笑意,情绪高涨。

 

“一颗便是百年真气,真是难得的宝物。

 

巨鲲帮虽非顶尖门派,但能获此神丹,想必是上仙怜惜我辈修行艰辛。”

 

在大唐的世界里,高手的强大不仅取决于真气的深厚程度。

 

心境、**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这是一个重视心境修炼的地方,单纯的蛮力难以称雄。

 

但强大的真气至少能让人占据优势。

 

而且,若能积聚大量真气,未必不能突破境界束缚,以实力压制对手。

 

又陆续交换了一些秘籍,很快轮到一名道士。

 

“扬州石龙献上道家天书《长生诀》!”

 

小绿一愣,随即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看向石龙,说道:“石龙道长,公子邀请您过去。”

 

石龙一听,立刻眼神一亮:“姑娘,这是……”

 

小绿笑道:“正如你所料,公子对道长献上的经书颇为欣赏。

 

恭喜道长,你有望长生啊!”

 

石龙欣喜若狂:“多谢姑娘!”

 

连忙拿起经书,按照指示前往。

 

“长生诀?”

 

“这本道门天书竟然落在石龙手中,确实运气极佳。”

 

“可惜,这天书为何不在我的手里。”

 

“说来也是他的福分,这经书流传数百年,无人能成。

 

若非上仙眷顾,石龙怕只能空守经书。”

 

众人议论纷纷,队伍也越排越长,尤其是赏赐宝物的消息传出后,一些原本藏私的人都坐不住了。

 

别院。

 

“石龙拜见上仙。”石龙态度谦恭,将道书呈上。

 

顾天摆手:“石龙道长不必客气。”

 

接过经书,细细翻阅。

 

片刻后抬头:“广成子不愧为一代道门高士,所着之书果然深奥非凡。”

 

尽管在《封神演义》和洪荒小说中广成子形象不佳,

 

但在正统神话中,他的身份并无瑕疵,作为黄帝之师、道家先贤,这些身份已足以说明一切。

 

看完《长生诀》,顾天也不禁对广成子的智慧心生敬佩。

 

与顾天所悟不同,广成子所领悟的《战神图录》属于道家体系。

 

不过,这种说法稍显偏差。

 

应是道家源于黄帝、广成子,后来由老子、庄子将其发扬光大。

 

广成子乃道门源头之一,比老子更为古老。

 

这里提及的并非洪荒传说,而是正统神话体系。

 

老子为周朝人,而与黄帝同时代的广成子显然更早。

 

后世道家思想源于他,而非两者仅存相似之处。

 

这是因果关系:广成子为因,当代道家为果。

 

《长生诀》共七幅图,涉及阴阳五行,追求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之道。

 

然而,《长生诀》不同于顾天之前所见其他世界的道家典籍。

 

前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后者已具具体修行方法。

 

道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人、地、天三才。

 

《长生诀》第六、七幅图,正是炼阴阳以达三花聚顶之法。

 

阴阳演三才,宏观为天地人,微观则为精气神。

 

这两幅图实为以阴阳炼精气神而成三花的法门,非普通武道修行。

 

若非顾天的飞升之门有翻译功能,他可能误解为武功而误修。

 

此乃道家无上之法,难怪流传久远却无人练成。

 

“其实这本书不仅是广成子所作,也有黄帝贡献。”

 

书中明确提到广成子观战神图录并与黄帝论道后创此书。

 

在许多人眼中,黄帝只是人文始祖、九州先祖,最多有些神话色彩的逐鹿之战和御女飞升等故事。

 

黄帝于道家地位极高,被奉为始祖,此说源于道藏,如《历世25真仙体道通鉴》所载。

 

在普通世界或许无足轻重,但在修行界却意义非凡。

 

黄帝于上古道家声名显赫,其武道与道学成就远超想象。

 

长生诀前五幅专司凝炼五气,分两种炼法。

 

一者身具五德即可直接凝炼五气,进展极快,更有机会无需强大实力便修炼后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