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过是借势

“娘!”

 

朱棣热泪盈眶。

 

马皇后在世时,朱元璋面前纵使他们兄弟如何放肆也无妨;马皇后逝去后,情形全然不同。

 

朱棣对马皇后的归来看似是亲情的触动,内心实则更多是对安定感的渴望。

 

“一个大男人怎可哭哭啼啼。”马皇后慈眉善目,轻拭朱棣眼角泪痕。

 

话锋忽转:“但你切莫废除先帝留下的藩策。”

 

朱棣错愕不已:“我竟废了父皇的藩策?”

 

马皇后道:“过去之事已改,仙家已将未来明史示于先帝,如今他长生不老,你等无需争权夺利,只需潜心修行。”

 

朱棣心头犹如过山车般起伏。

 

废藩乃帝王之权,关乎皇位传承,他已猜到几分,看向朱元璋,只见他冷笑不止。

 

若非马皇后在场,朱棣此刻定会思虑退路。

 

然而眼下并无担忧。

 

马皇后叹息:“你也别再吓唬他了,允文啊,怎受了江湖门派蛊惑,致叔侄反目。”

 

朱允炆不明所以,未料祸事临头,更惊闻心中隐秘被揭穿,震撼至极。

 

朱元璋冷言:“允炆,你令我失望。夺位尚可理解,竟依靠江湖门派,古来凭此得国者,谁能长久?”

 

听罢此言,朱允文心中虽有不甘,却仅在眼底掠过一丝微光,并未形之于色。

 

身为皇太孙,多年的修养令他懂得克制情绪。

 

朱元璋数十年的帝王生涯造就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如何察觉不到朱允文的心思,冷哼一声道:“你是不是认为我凭借明教根基和慈航静庵的支持才坐上龙椅?”

 

“你平日里温顺有礼,倒是让我误判了,原来是个愚钝之人!”

 

“明教的确是我的根基,但明教历代以治国理民为己任,武功虽不及天命教,成员构成却极为出色,可组建稳固的朝廷班底。

 

天命教有何可比?单靠几人怎成大业?”

 

这也是他即位后压制明教的原因。

 

“至于慈航静庵,不过是借势而已。”

 

“成大事者,若仅沉迷江湖权谋,终究难以成就大业。”

 

目光转向朱棣时,带着几分复杂:“四皇子手段高明,你败在他手里并不奇怪。”

 

按原计划,朱允文即位便大力削藩,且手段强硬,被削藩的王爷不仅失去权力,还被赐死,不留余地,将大部分藩王推至对立面。

 

这一举措暴露了他政治上的稚嫩。

 

短时间内激化天下三四成势力的矛盾,即便不彻底失败也实属不易。

 

况且,他直接杀害长辈藩王,让世人见识了他的冷漠无情。

 

连血缘至亲都能如此对待,对普通官员更不会留情。

 

朱允文虽冷酷,但也不得不考虑舆论影响,至少表面上要维持体面。

 

而他完全忽视了这些,让朝中士大夫与勋贵心生恐惧。

 

这也解释了为何他实力雄厚,却屡屡决策失误。

 

这其中多少是故意为之,无人知晓。

 

朱棣声音微颤:“父皇,我真的……”

 

朱元璋轻笑一声:“还能有假?不过,此事无妨,你虽将藩王制度改了,让朱家子孙尽成庸弱之辈,但这并非不可理解之事。

 

终归是一劳永逸罢了。”

 

他稍作沉吟,又道:“罢了,说这些丧气话也无济于事,不如谈些正事。

 

棣儿、允文,你们且停下手中事务。

 

上仙既已准备接管此界,你们再争斗下去也毫无意义。”

 

朱棣与朱允文相视苦笑。

 

“是。”

 

顾天的强势令两人毫无抗拒之意。

 

朱元璋点头:“夫人复活乃天大喜事,待家宴之后,你们再离去。”

 

片刻后,朱家家宴开启,应天附近朱氏族人均到场。

 

见朱元璋返老还童,马皇后重生,众人无不震撼。

 

“果然是仙家所言属实!”

 

“长生不死,唉,我从前瞧不上习武之人,如今却羡慕他们的福分。”

 

“如今习武还来得及吗?”

 

“休想,一月之内你能赶上百年的修为?”

 

宴罢,马皇后复活之事传至宫外,很快天下皆知。

 

怒蛟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