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是王司徒的后招?(第2页)

顾天则令典韦护送众人安全前往虎牢关,远离洛阳。

因曹操行刺董卓之事,洛阳陷入混乱,董卓震怒,派兵搜捕。

然而,曹操竟似人间蒸发,毫无踪迹。

随着时间推移,董卓怒火不减反增,令满朝官员惶恐不安。

在他眼中,曹操行刺虽小,但搜寻无果却是大事。

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暗中相助,看得见的威胁尚可防备,而无形的隐患让他寝食难安。

今日有曹孟德出现,谁能保证明日不会冒出新的刺客?

洛阳,让董卓首次感受到刺骨的危机。

鲁平未能完成王司徒托付的任务,将‘好意’传达给曹操,返回后被王司徒痛斥。

一番谋划后,曹操与董卓反目成仇,也算是有所收获。

然而,最关键的一环因鲁平等人疏忽而错过,王司徒因此闷闷不乐数日。

顾天则悄然离去,未留痕迹。

五日后,典韦送走曹操返回洛阳,同时也带来了曹操亲笔写的信件。

信中提及“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曹操感叹获救经历,洋洋洒洒数百字,称若得天下愿与顾天共享。

顾天对此一笑置之,深知不可当真,只盼曹操对洛阳能手下留情即可。

半月过去,洛阳局势看似风声鹤唳,实则逐渐平静。

趁此间隙,顾天潜心修复太庙受损的秘典,特别是刘氏族谱,所需特殊纸张和工匠皆已准备妥当。

历经十余天努力,在年前终于完成任务,三大箱秘典交付太常寺,丘临渊喜不自胜,称顾天为神人。

顾天谦逊回应,强调作品质量无需质疑。

丘临渊反复翻阅刘氏族谱,此乃宗庙核心之物,曾遭董卓焚烧,只为废除旧制立新君。

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见刘协孤立无助,欲将其为己所用。即便刘协身份特殊,连忠于刘家的王司徒心中亦有不满。

日后若有人提及此事,能够解释原委的并非董卓或王司徒,而是担任太常卿的丘临渊。

但若丘临渊无法提供确凿证据,则会陷入难以辩白的困境。

如今好了,丘临渊终于放下心来。

无论董卓或其他人,都无法再刁难他。

“咦,临江哀王之后,刘二狗!”丘临渊看到族谱中这个名字,顿时愣住。

如果不是这个名字过于独特,在厚厚的族谱中恐怕很难发现。

“这……”丘临渊拿着族谱,看着顾天,一时语塞。

他记得很清楚,顾天带来的那个少年确实叫刘二狗。

“幽州不是还有个人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吗?这没什么奇怪。”顾天说道。

丘临渊眉头紧皱,顾天提到的那个人,即便冒充,至少名号听起来还正常,刘备,字玄德。

可这刘二狗未免太过敷衍!

随便取个稍微文雅些的名字都行啊!

这样一个名字出现在刘氏族谱里,简直是讽刺!

想到这里,丘临渊豁然开朗,顾天分明是有意为之,想个好名字对他来说难道很难吗?

当然不难,顾天就是在嘲讽那些虚伪做作的人。

就像董卓,明明想当皇帝却嘴硬否认,内心渴望权力,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实在可笑。

丘临渊已与顾天同舟共济,对此并不在意,甚至和顾天一样感到一丝恶趣味。

对于这世道,他们选择一笑置之。

人人皆可称帝,二狗为何不可?

莫非因名字欠佳?

丘临渊与顾天相视一笑,彼此心领神会。

世风日下,昔日的礼仪法度、传承秩序,在灵帝驾崩、董卓兵临洛阳、废黜少帝、何太后之后,全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