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1老柳爱吃狗粮

第339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页)

 “人心。”吴楚之笑了起来。

 望着皱起眉头思索的孔昊,吴楚之开口解释着,“你和我小叔的软硬件研究院实际上3-5年内,在集团里都没什么话语权的。

 而莞莞搞的员工福利政策,在现阶段才是她最大的助力。

 不过这也有点虚,必须要幼儿园和学校的落实,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吴楚之这么一解释,孔昊明白了过来,又摇了摇头,“这个问题有些棘手啊,莞莞现阶段的势力有些弱了。”

 孔昊又不是瞎子,办公室出现了这么多一脸精英范儿的新面孔,而且都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能人。

 吴楚之走过去,坐在桌上,“不用担心什么,我们还年轻,而且……”

 说着他轻笑了起来,“他们并不明白,对于我来说,什么业务才是最重要的。

 萧家人现在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奎森特基金上面的。”

 孔昊闻言也笑了起来,吴楚之所打造的商业模式,核心在于果核。

 甚至进一步的说,果核的核心在于目前只花钱不赚钱的两大研究院。

 而萧家是在金融领域的人力储备更加强大,毕竟是学经济的。

 在经济学的理论中,金融资本来源于产业资本,又反过来获得相对于产业资本的绝对优势。

 从理论上看,金融资本作为一种独立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金融资本起初只是不受它支配的两极之间的中介运动。

 通过某种简单的让渡,金融资本不再仅仅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是作为财富的绝对形态,从产业资本中产生出来。

 金融资本在发展中自行保存、自行增加,当增加成为目的本身,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就分离了。

 金融资本要求企业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产业资本更强调企业的平稳增长。

 金融资本投资企业是为了在三五年内退出,并获得高溢价,所以在介入企业后,希望企业财务数据更加吸引人,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估值水平,尽快通过上市或者并购退出。

 而产业资本往往是将企业作为整个集团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的利润最好能够构成集团利润的重要支撑,这种产业资本往往是大体量企业,平稳增长要比快速增长而起伏不定更重要。

 当一个实业集团在做大后,必定会积累非常雄厚的资本,而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中,本身的轻资产运作方式,使得这部分资本变成了‘闲置资本’。

 此时的发展,无非三种模式,一种变成‘买买买’,前世的鹏城马也就是这么干的。

 企鹅的钱实在太多,不买买买,他也不知道该干啥。

 有钱就是这么无聊。

 另一种处理闲置资本的方法,便是介入到金融中,前世的临安马便是这样的代表,这就是典型的金融资本。

 含蓄点说,当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分离达到极大程度,金融资本就造成了金融帝国主义。

 此时,金融资本相对其他一切形式的资本产生了绝对优势,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占据了统治地位,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集团在国家内处于不同于其余一切组织的特殊地位。

 也就是,富可敌国!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道路,但这条道路太过苦逼,就是任老爷子走的,闲置资本砸进了科技树。

 这种做法看起来伟光正,但是这么做是需要勇气的。

 毕竟点亮科技树,并不是你砸钱进去,就一定会点亮的,长时间看不到任何回报,甚至最终失败才是大概率的事情。

 &nl,此时的asml仅仅是个30来人团队的小公司而已。

 <,几年毫无寸进。<的 &nsl公司为代表的新生euv-llc联盟则押注更激进的极紫外技术。

 但技术都已经走到这地步,不管哪一种方法,做起来其实都不容易。

 双方都只能重金押注各自的技术路线。

 这也代表着二者数百亿美元重注的干式微影技术路线,就此打了水漂。

 资本逐利,这是人性,闲置资本的这三种转化方式与道德无关。

 怎样走,完全是企业主对待钱财的态度和胸怀格局所决定的。

 ‘胸无大志’的吴楚之打算走第三条路,所以果核里的两大研究院才会是他整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所在。

 是的,萧玥珈的奎森特基金会很赚钱,可是也只是钱而已,而且赚来的钱却是反向流动回到国内实体的运作里。

 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在经济学的属性上有高低,甚至于贵贱之分。

 但是放在个人身上,特别是在华国的思想体制中,却是相反的存在。

 同等身家的金融家与产业家,在华国,二者的话语权是完全不同。

 无他,因为华国的立国理论早已指出了,‘产业家种树,金融家摘果’。

 银行、基金、投资公司这些机构往往关心的不是生产、营销、经营品牌,而是尽可能快地将企业股份低买高卖、赚取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