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1老柳爱吃狗粮

第364章 入戏(第2页)

 论编故事的能力,还是老师强啊!

 走占那帮写的,要说开脑洞的能力,都没有老师那么强,难怪扑街的那么多。

 明明是一个富n代手握重金外加背靠自带系统的开局,活生生被老师讲述成为了一个艰苦创业的故事。

 “1972年前后,我们夫妻终于有了一个小屋。那是机房里一个6平方米的小房间,屋中只有一张床,床下是地板,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再后来,计算所造起了一排自行车棚。大家给想出了一个主意,我们把自行车棚分成一间间方格子,用篱笆掺着芦苇秆填补四围缝隙,在东围墙上打出方洞当做窗户,在另一面墙开出缺口安装门框,就这样为自己建造了一排新宿舍。

 就这样,我们夫妇有了这个12平米的新家。

 1978年,我的女儿智青出生了,为了在门口违章搭建一个像样的厨房,我们经常推着板车到外面拉沙子,帮忙的有后来成为幻想11个人之一的马文豹、李勤。

 修房子的水泥是从计算所院里料厂里偷来的。为了这些材料,我和我的同事们没少花时间跟里料厂的看门人老戴搞好关系。

 终于,12平米的小房子又多了一个4平方米的小厨房。”

 “每月工资只有79块钱,除了夫妻俩和一对儿女,还有岳父岳母,一家6口人,全部挤在一间,由所里原先的车棚改造的小屋里。

 白天开火做饭,晚上把桌椅板凳全部收起,放到屋外,再把被褥拿出来铺在地上,席地而睡。”

 “好不容易等到市场的开放,在计算机所的支持下,我才能有机会,拿着20万的创业资金,领着10名员工,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传达室里创业。”

 “研究所里给了我20万元钱,我就用这20万和10个老同事一块起家,很不幸这20万很快就被人骗走了14万。”

 “1985年,我们家才离开车棚搬进了一处公寓。那栋楼在中关村排序902,我们的新房子在12楼,50多平方米,有2个房间和1个小卫生间。

 我们一直住到2000年,才搬到了现在的房子里。”

 “草创艰难,我先后摆摊卖过裤衩、卖过冰箱、卖过手表,生意不好,为此我茶不思饭不想,彻夜难眠。

 结果不仅仅没有赚到钱,在卖彩电的过程中,还被人骗走了14万。眼看公司就要倒闭,急火攻心的我,一下子住进了医院。

 好在后来,在我的带领下,寻找到了新的方向搞微机,在不懈地努力奋斗下,这才有了后来的‘幻想’。”

 “办公司少不了交际,当时好烟五毛钱一盒,如果公司上下都这样的花销,钱花不起。所以我就把烟戒掉了,一辈子没抽过好烟,戒了就没有再吸过。”

 ……

 这样的小故事有很多,杨志远刚听到时也觉得这实在是一个草根企业家白手兴家的励志故事。

 直到走到了后面的位置,才明白过来事情的真相。

 到了这个时候,谁又在乎这些真相呢?

 不过要不要提醒一下老师,有些措辞得更改一下。

 比如房子的大小,现在网络已经开始发达了,别到时候被人戳穿了就不好看了,毕竟您老现在住在被颐和园和圆明园环抱的大豪宅里。

 比如那个79元的工资,在大家都是38.5元大锅饭的年代,这样的工资可不低啊。

 您现在是戒烟了,可是您现在抽的是雪茄,每天6只古巴雪茄……

 那20万的创业资金了,工商登记上面可远不止这个数,就更别说那8万平米的土地支持了。

 杨志远狠狠的摇了摇头,将这些‘不孝’的念头撵出了脑海。

 望着楼下那不足10平米的传达室,杨志远暗忖着,一定是自己重复的还不够多,信仰还不够坚定。

 这些故事是真的,也必须是真的!

 杨志远仔细的在心里复盘了一下自己今天要讲的故事后,稳了稳心神,推开了面前那扇大门。

 谷矛“烽烟万里如衔,

 掷群雄下酒宴,

 谢绝策勋十二转,

 想为你窃玉簪……”

 一阵歌曲的声音猝不及防的传了出来,是果核公司的宣传曲。

 杨志远哂然一笑,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动不动就想偷点什么?

 就像那个想夺了自己位置的林旻一样。

 他肃立在门口,也不管智传柳能不能看见,恭谨的先鞠了一躬,而后敲了两下门。

 宽大的椅子里,智传柳闭着眼睛,脸上挂着一脸的笑容。

 听见了门口的动静,他缓缓睁开了眼睛,望着杨志远,笑着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而后示意他上前坐下。

 “入巷间吃汤面,

 笑看窗边飞雪,

 取腰间明珠弹山雀,

 立枇杷于庭前……”

 一直到这首歌放完,智传柳才又睁开了眼睛,“这首歌写得真不错啊!没想到吴楚之这小伙子还有这番才情!难得啊,难得!”

 杨志远一边陪笑着,一边从旁边的雪茄盒里取出一根圣克里斯托篷塔,拿在一旁的点火枪上缓缓点燃。

 他知道,老师还有话要说,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应对方式便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