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草原蓝天野

一笑胜过万千金玉良言(第2页)

 

当马车行至镇中心的太极池,百余名孩童突然齐声吟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来他们身着汉服,正在演绎《诗经》开篇的经典。池边老槐树上,悬挂着百姓自发书写的《归去来兮辞》条幅,陶渊明笔下\"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字句,恰似在诉说梁平此番归来的心境。

 

梁平眼眶湿润,执起林伊的手缓缓走下马车。人群自动让出一条花径,花瓣上还带着晨露,恍若铺就的银河。这一刻,他终于懂得何为衣锦还乡——不是功名利禄的彰显,而是将《周易》的智慧、《诗经》的柔情、诸子百家的哲思,化作百姓心中永不磨灭的温暖印记。

 

坤德绵长

 

暮色漫过雕花窗棂时,梁母正就着油灯缝补林伊的襦裙。粗布衣裳上的针脚细密如星子,恍惚间与三十年前在寒窑中为丈夫补衣的光景重叠。她轻抚着裙角被露水洇湿的痕迹,轻叹着将《礼记·内则》里\"妇事舅姑,如事父母\"的训诫默念成绕指柔。

 

\"娘,您又在费眼了。\"林伊捧着新熬的银耳羹推门而入,发间茉莉沾着夜露清香。梁母慌忙藏起藏在袖中的碎布——那是从自己陪嫁缎面上剪下的边角料,正打算给儿媳做个护腕。这让她想起《女诫》中\"谦让恭敬,先人后己\"的箴言,如今世道虽富,人心却少了这份温厚。

 

\"瞧这手冻的。\"梁母执起林伊的手贴在胸口焐着,腕间银镯轻响惊破寂静。这镯子是她嫁入梁家时婆婆所赠,内侧刻着《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卦辞。\"当年你爹赶考,我背着你兄长沿街乞讨,夜里咱们娘仨蜷在破庙......\"她摩挲着儿媳掌心的薄茧,声音渐染哽咽,\"那时虽穷,可街坊送碗热粥都要推让半盏,哪像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