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草原蓝天野

需要的是智慧(第3页)

他一声令下,各州府的粮仓、银库外立刻筑起三丈高的“昭告墙”,每日辰时将入库、出库的每一粒米、每一文钱都用朱砂大字写上去,百姓可随时查验。账面上写着“赈济百石”,墙下便站着领过粮的百姓按的红手印;报上来“修渠十丈”,渠边就刻着石匠、民工的姓名与工期。哪一笔银钱敢凭空消失?哪一处工程敢偷工减料?阳光底下,猫腻无所遁形。

更狠的是他设的“追赃策”:查出贪墨者,不抄家,不立斩,而是让其带着枷锁,跟着巡按御史走街串巷,亲口向百姓细数自己贪了多少救命钱、吞了多少军饷,再跟着徭役队去修桥铺路,直到百姓亲眼见着他用苦力“挣回”那些赃款,才许其戴罪归田。这般“剥脸皮”的惩罚,比杀头更让贪官胆寒——谁还敢伸手?

不出三月,朝堂上下清风拂面。那些曾藏污纳垢的角落,如今连耗子都不敢留痕迹。而塞外的外族探子探得中原吏治清明、军民同心,再想起梁音阵前那毁天灭地的神力,竟连夜撤了哨卡,遣使送来降书,只求岁岁纳贡,再不敢有半分觊觎之心。

庆功宴上,梁音举杯,笑看身旁正与老臣讨论新政的丈夫。小书生似有感应,转头望来,眼底的光与她的剑穗同辉。“你看,”他举杯相碰,声音清亮,“你以神威护我疆土无虞,我以智计保这乾坤朗朗。这般盛世,才配得上你我当年的誓言。”

酒液入喉,滚烫如烈火。窗外,月光洒满万里河山,再无半分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