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云雷电草原蓝天野

破解的方法,非常实用,普通人也可操作(第2页)

姜山看着他手里的黄豆串,眼神微动:“这是……”

“七星破煞豆。”苏文瑾解释道,“选头茬的黄豆,用晨露泡足七日,再以朱砂点过,串成七星状。刚才我让文瑶握在手里,你看——”他指着黄豆上的焦痕,“煞气已被吸了不少。”

说话间,他取来一把剪刀,剪了段自家织的蓝印花布,布料上的靛蓝花纹在油灯下泛着幽光。“这布板蓝根根汁染了七遍,性凉,能克阴邪。”他将布铺在桌上,把那几枚桃木钉和槐树叶包进去,又撒了把糯米,“糯米能镇魂,再加上这布的草木气,正好中和它们的阴毒。”

包好的布包被他扔进火盆,火苗“腾”地窜起,竟变成诡异的青绿色,还伴随着几声凄厉的尖啸,听得文瑶浑身发颤。苏文瑾却面色不变,又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铜葫芦,葫芦口塞着团红布。“这是我苏家祖传的‘收煞葫芦’,刚才在院里东南角埋了半炷香,已吸了些煞气。”他拔开塞子,往火盆里倒了点葫芦里的清水,青绿色的火苗瞬间平息,只余下些灰白色的灰烬。

“这就完了?”姜山有些诧异,他原以为会有更复杂的仪式。

“对付这种旁门左道,不必太周章章。”苏文瑾笑了笑,眼里闪过一丝锐光,“他们用邪术,咱们就以‘正’破之。你看这蓝印花布,取的是草木之精;糯米,是五谷之华;晨露,是天地之气——这些最寻常的东西,聚在一起,就是最厉害的法器。”

他转身走进内室,片刻后端出一碗清水,水里浸着几片茶叶。“这是明前的龙井,取阳水冲泡,文瑶你喝了,压一压体内的浊气。”又递给姜山一把小刀,“姜兄,劳烦你去院里挖块朝南的土,要带着草根的。”

姜山依言照做,苏文瑾接过土块,用红绳缠了,埋在门槛内侧。“对方想断我家生气,我就用这带着生机的土,把气续上。”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至于针对我的木人咒……”

他从账册里抽出一张纸,纸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人,胸口还别着根头发——想来是王三他们偷偷弄去的。苏文瑾拿起朱砂笔,在小人额头点了个“破”字,又取来一小撮盐,撒在纸上:“盐主洁净,能破邪咒。”

做完这一切,他将纸揉成一团,也扔进火盆。这次火苗安安静静的,只烧出些白灰。“他们的术法,根基不正,全靠掠夺阴煞之气,看似厉害,实则外强中干。”苏文瑾望着窗外渐渐小下去的雨,“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家里的布是一针一线织的,赚的钱是一分一厘攒的,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话音刚落,就听见街对面传来一声惨叫,接着是桌椅翻倒的声音。姜山走到窗边一看,只见王三扶着那个铁嘴先生,从破庙里跌跌撞撞地跑出来,先生的半边脸肿得像个馒头,嘴角还淌着血,嘴里含糊地喊着:“反噬……有反噬……”

姜山回头看向苏文瑾,见他正低头给文瑶整理衣襟,动作轻柔,仿佛刚才那番惊心动魄的破解,不过是理了理账本。油灯的光落在他身上,竟有种说不出的安宁。

文瑶喝了茶,脸色渐渐红润起来,她看着哥哥,又看看姜山,忽然笑了:“我就知道,邪不压正。”

雨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着苏家布庄的青瓦,也照着院里那棵刚抽出新芽的石榴树,一切都透着股新生的气劲。

苏家布庄的油灯明明灭灭,映着苏文瑾略带疲惫却难掩轻松的脸。他正给文瑶讲解那些破解之法的门道,说得起劲时,指尖在《宅经》上轻轻点着,语气里满是对祖传智慧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