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敢想(第2页)
像是牛家这样的人家不少,一辈子的老农民,土地就是命根子,收成就是天大的事。
阮青瑜担起责任,讲清楚明白规则,也让人签字说明不听话后果,家家户户没有不同意的,只要能救庄稼,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都行。
这边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叶知府收到阮青瑜的文书,还以为蔚县出了岔子,陵县今日又报上来去世两个,新开的药方有点用,但是的事症状不太严重的,太严重的效果不算大。
疫病的病方是朝廷收集好,都可以看见的,每次要根据不同病因整改,并记录,以供后人参考。
叶知府看完,拿不定主意:“你们看看。”
交给周边的人,刘毅接过来看完:“咦!”了一声。
传阅完叶知府说了句:“阮青瑜胆子倒是大。”
不过想到文书上边说的,为百姓计,为下一年的粮收计,愿意承担责任。
“是我疏忽了,光想着疫病,忘了还有庄稼这回事。”
“这不是大人的错,都是卑职没提醒到位,这位蔚县的知县大人倒是有几分胆色。”
“是有胆子,就是这法子也险,要是出了事可是雪上添霜。”
“我看这主意也行,总不能放着不管,要是绝收了,上边问罪下来总是大人的错。”
“那要是有个万一,大人的罪责更大。”
几个人争论起来这事的好坏。
叶知府也是有些本事跟担当的,想了想让人写文书:“把蔚县的做法传给其他几个县,强调以安全为准,适当参考,想办法保住庄稼,出事了责任自担。”
“回复蔚县,责任自担。”
他也不能一刀切都这样搞,万一这地本来没事,因为没防护好出事了,那责任不小,但是什么都不做,显然就是放弃本年度庄稼,那百姓吃喝什么?不说别的,就这粮价,要控制一下吧。
什么事都要因地制宜,自己能同意就是最大的支持。
阮青瑜那边也管不了太多了,就这路上遇见的装机啊,那些牵牛花已经缠上来,等着完全长高,把庄稼盖住,那就完了。
牵牛花一旦连成一片,遮挡住阳光,要是再接着下几场雨,那这玉米棒子可就容易发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