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开恩科,让刘基划重点(第2页)

 

刘基接过老管家递来的帕子,擦干了眼泪,这才站起来,朝着屋外拱手一拜。

 

“陛下来找老臣,只是为了道贺吗?”

 

太监传话,要百官明日必须上早朝,哪怕天上下刀子,也得顶着锅盖去。

 

谁也能够听得懂,明日早朝暗藏着的杀机。

 

刘基认为,陛下应该是来和他商量,杀完人之后,该选哪些官员,补上那些缺漏。

 

毕竟吕本父女之案,前朝后宫牵连甚广,哪怕他举贤不避亲,从身在京城的浙江文官里挑选,也补不上这么大的缺口。

 

“老先生你哭够了吗?要是没哭够,咱等会儿再进去。”

 

朱元璋难得如此为他人着想,刘基闻言,闹了个大红脸。

 

来日史官记载:洪武八年,帝临刘府,见刘伯温喜极而泣,帝侯其痛哭……还不得让对他有意见的人,给他来一个倚老卖老摆架子,没把陛下放在眼里的负面评价?

 

他可不像胡惟庸一样,不要脸耍赖皮,毫不在惜自己的羽毛。

 

“陛下说笑了,陛下请进。”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往椅子上一坐,先给自己倒了杯凉茶,喝完直入主题。

 

“老先生,咱这次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年开设恩科,招揽一批人进朝为官,给咱效力的事。”

 

重点划好了。

 

招揽的人得为陛下效力,而不是继续钻营到胡党的圈子里去。

 

那么这些人的出身就很重要,要优先扶持那些寒门子弟,以及普通老百姓勒紧裤腰带供出来的读书人。

 

而朱元璋之所以这么暗示刘基,是因为刘家在江南一带建的有书院,而他准备让刘基担任这次恩科的主考官。

 

他倒不是让刘基直接给学子们泄露题目,而是划重点,反正主考官定题不光一个人定,别人也会参与其中,与其只让有人脉有渠道的权贵子弟走捷径,不如大家一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