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京郊河里下饺子,鱼和熊掌都想要(第2页)

朱元璋一直让毛骧派人盯着河道那边的动静。

 

尽管知道胡惟庸为朋党求官心切,但看到这群人这么能干,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之中。

 

得知胡惟庸进宫时,朱元璋正在东宫院子支起的一张竹床上,半抱半扶着乖孙练习腿部弹跳动作。

 

朱雄英的生长发育,比平均水平略高一些,不到三个月已经会仰头翻身长出了牙,如今刚步入四个月,就能够让人扶着贴着墙蹬腿了。

 

但他不满足于室内活动,同时又觉得宫人和娘亲太小心,生怕他磕头碰着,活动量不够大导致晚上睡觉都不香。

 

于是,便在老朱面前,表演了空中蹬腿,和努力抓着摇篮蹬腿却险些蹬翻摇篮后,得到了在室外锻炼的机会。

 

“爷爷!扶稳了!我再练习半刻钟就休息了!”

 

没有办法。

 

朱元璋舍不得错过培养乖孙成为武功高手的时机,便让胡惟庸来东宫,让常氏关上殿门回避一下。

 

等胡惟庸一进院子,看到朱元璋扶着朱雄英练蹬腿,猛然间想到自家儿媳生的孩子快周岁了,他这段时间忙得都没见孙子一面,再看朱元璋享受着天伦之乐,心里更加不爽。

 

但不爽还是得专心把治河这种表功的事,添油加醋地汇报完。

 

整个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要描述得十分夸张,克服困难的过程,必须讲得非常具体,说明他是一个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

 

说完以后,朱元璋也很赏脸的发出了赞叹。

 

“这么快就清完了?花销一定很大吧?”

 

面对朱元璋的询问,胡惟庸嘴角狠狠一抽,连忙低头掩饰住心如刀割般的肉疼神色,苦笑回复。

 

“陛下,都是大家为了民生,自愿去的,这可是一桩美名,提钱就俗了。”

 

“咱是俗人嘛,不像子中你们为民谋利,不辞辛苦,掏钱出力的,你放心,咱明早一定会好好表扬那些为国效力的官员!”

 

胡惟庸顿时没那么肉疼了。

 

什么叫花小钱办大事?

 

这就是!

 

投入总有回报,明早就去割工部的肉补一补。

 

“那么,咱交待给子中你办的另一件事,什么时候办好?”

 

朱元璋语重心长的提醒了胡惟庸一句。

 

“老先生跟咱说,温州那边的刘氏子弟已经有二十人,准备响应咱的医改制度,打算放弃这次恩科考试参加第一次医考,人人开始读医书挖草药去了,咱寻思这恩科的题得出难些,但医科的题简单些,这可是一个机会,子中你得让那些效力的官员家族,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