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设酒司,给甜头还是喂砒霜(第2页)

 

“两位爱卿可是咱的左膀右臂,咱朝中的事务少了你们谁也办不好。”

 

两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无声冷笑。

 

那意思很明显,谁也瞧不上谁。

 

至少胡惟庸是真的瞧不上,刘基这个喜欢明哲保身的胆小鬼,自认为离了刘基,他的差事只会办得更好。

 

刘基倒是没有说话,免得胡惟庸酒气还没完全消散,刺激太大,再耽误陛下要办的正事。

 

“哗啦。”

 

朱元璋将棋盒收拾好,比划着椅子让两人落座。

 

等两人坐下,他便直入主题。

 

“咱打算成立酒司,专门用来卖国酒,另外,民间的酒坊必须按照咱之前说的,达到标准才能酿酒。”

 

对于这个要求,胡惟庸早朝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被溜了一圈回府醒了酒,他叫来幕僚商议后,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陛下,靠着酿酒卖酒挣钱养家的大明百姓,能有十万之众,更别提运输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这一下子全部由酒司负责,臣怕那些酒商无法接受,惹出事端来。”

 

陛下爱民如子这顶高帽子戴上,想摘下来可就难了。

 

朱元璋早知道胡惟庸不会轻易配合,笑着指正。

 

“咱说不达标不能酿酒,可没说不达标不能卖酒,咱决定让酒司像盐司一样,给卖酒的颁发酒证,不想酿酒的可以用器具换酒证,进货全从酒司进,运输到地方自己加运费加差价,想酿的咱甚至可以派人去指导,为的是节省粮食,不让人诟病喝酒误粮,这对酒行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发酒证?

 

胡惟庸一下子就精锐地捕捉到,掌握这个酒证发给谁的权力,不仅能够获利还能够扩大自己的势力。

 

“可是陛下,那些小酒坊酿酒的工艺和成本,哪里比得过工部?长此以往下去,只怕从此大明只有国酒,再无其他了。”

 

就像吃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炒菜。

 

一个人吃,也得烧柴用油,一群人吃也是同样的,但一群人均摊下来的柴火和油水,绝对比一个人花费低得多。

 

酿酒自然也是量大从优,谁能干得过国家全力支持的酒司?

 

“咱第一次知道,子中你对酿酒的事这么了解,家里有酒坊吗?”

 

有。

 

但没挂着胡家的名,他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承认,免得被误以为是徇私。

 

于是从容不迫地摇了摇头:“我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