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知己知彼,温州官场大清洗(第2页)

 

马皇后安排好这一切,低叹一声:“棣儿想起一出是一出,他是求知若渴,可老先生那么谨慎的人,怕是被他这封信给吓坏了。”

 

“不至于,老先生现在的胆子可比以前大多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熟睡中的乖孙,又在心里补充了一句。

 

老先生就像那死而复生的人,活得比以前通透多了。

 

“重八,胡惟庸既然死了,温州官员通倭的案子,你打算怎么了结?”

 

当初为了放松胡惟庸的警惕心,许多有疑点但没实证的,根本没有深究。

 

别看马皇后,对于淮西功臣们的一些私德,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通倭这种伤及国家根基的大事,绝对不能容许。

 

朱元璋见她脸色凝重,会心一笑。

 

“妹子,咱做事你还不放心吗,汤和在收押了廖永忠手下将领后,奉密旨带兵去了温州,这会儿应该已经到了。”

 

既然决定了要先除倭寇,当然要先整顿相关的内务。

 

不能让前方将士打着仗,后院起火烧屁股。

 

对于有通倭嫌疑的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

 

马皇后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并没有说疑罪从无这种妇人之仁的话。

 

有些事,只有采取无法转圜的雷霆手段,才能震慑住人心。

 

罪名有疑还无法自行申辩的,抓了也就抓了。

 

若是犯的抄家灭族的大罪,还会送交刑部复审,总不会冤枉了一个好官。

 

“重八,天色已晚,歇着吧。”

 

“咱不困,咱还得等标儿来复命呢。”

 

朱元璋让人将今日六部呈上的奏折搬来,开始批阅奏疏。

 

朱雄英迷迷糊糊间睁开眼,看到远处灯油下奋笔疾书的老朱,还有旁边咬牙打哈欠的云奇,小小的人儿在心底叹了口气。

 

“唉!”

 

“我的劳模爷爷!”

 

“胡惟庸提前死了五年,总不能我的劳模爷爷,也要早早累得……不行不行,我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废除了中书省丞相制,还有别的制度可以借鉴使用。

 

朱雄英开始使用他还没发育好的脑袋,回想以前看过的各种古代现代制度。

 

由于每个时代背景不同,照搬是不能照搬的,因为一定会水土不服。

 

而改制这种大事,不是光看谁来决定,而是看谁来施行。

 

朱雄英想了好半天,想到昏昏欲睡,还是没能想到一个完美的破局法子,也没有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