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这误会,不消除也罢(第3页)

 

在家待命是别想待了,被李善长盯上了,还得不到陛下的维护,迟早被赶出京城去。

 

只是他年纪还没到五十,告老还乡去教书是不可能的了,大概会贬谪到外地当县官吧。

 

云奇看着满身怒气收拾文房四宝的王时中,耐着性子,等着王大人回府,再把陛下的第二道圣谕说出来。

 

好给王大人一个新的任命状。

 

而被误会了的李善长,在察觉到陛下有意挑起他与王时中的误会时,也不屑多做解释。

 

这个不屑,不光是他根本没把王时中这个没背景没靠山的大官放在眼里,更不屑于澄清误会,继续保持他与世无争的形象。

 

小人畏威不畏德。

 

而如今的朝堂上,小人还是很多的。

 

“来人,本官新上任,把各司官员全部叫齐,到本官办公的地方议事!”

 

新官上任三把火,该烧就得烧。

 

谁敢不服,也不用憋着。

 

他可以直接踢出太常寺这块地盘。

 

……

 

京城的朝堂风云诡谲,变幻莫测。

 

温州官场近日来的情况,还要更胜一筹。

 

不论是县令县丞,还是海防卫所里的千户百户,是文官还是武将。

 

只要刘璟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紧跟着,他们就会被关押进当地的牢狱之中,用不到一日,便会被定罪。

 

如今,整个温州地界上散布着一则,骇人听闻的童谣。

 

“仲璟到,官员倒。谁通倭,跑不了。”

 

“仲璟走,民怨平。汤将军,真英明。”

 

感觉这则童谣可怕的,当然是通倭有罪的官员。

 

感觉这则童谣传唱得不够响亮的,则是汤和。

 

汤和摇头晃脑地等到手下部将唱完三遍,笑着同副将抱怨。

 

“谁编的这首童谣,赶紧让他再加几句,本将军的名号排到刘仲璟后面没关系,好歹再多提一次两次的啊,本将军可给刘仲璟捏着罪过呢。”

 

话音刚落。

 

守门的卫兵来报。

 

“将军,台州府的李大人求见。”

 

李家子弟这股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劲儿,真是学到了老大哥的精髓了。

 

汤和大手一挥。

 

“不见!”

 

“他还带了曾资助过将军参军的表亲,一同在外面求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