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雨过天晴了,上朝筛人了(第2页)

 

光听前面那两句半,朱元璋还挺开心的。

 

直到听到最后那半句,他一下子开心不起来了。

 

乖孙自己想偷懒就算了,居然还敢挖咱墙角,让标儿跟着一起偷懒?

 

“咳!”

 

朱标用拳头抵着嘴唇,用力地掩饰住内心的欢喜。

 

转头对上一脸不爽的父皇,连忙提醒。

 

“父皇赶紧去吧,要误了上朝的时辰了。”

 

关于人手短缺的事,朱标知道父皇已然有了对策,只等实施最后一步。

 

所以,哪怕英儿彻底大好,他再去华盖殿,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疲于应付奏疏的事务。

 

“误了就误了,让文武百官等等咱又怎么了?”

 

话虽如此。

 

朱元璋还是抱了抱朱雄英后,大步流星地离开了东宫。

 

午门前。

 

百官头顶上的油纸伞随着最后一滴雨落下,快速收拢起来。

 

放在以前,由于午门前等候的场地不是特别大,下雨时,不是所有官员都能撑上一把油纸伞,而是前排的高官独撑一把,后面的官员共用,给前排腾地方。

 

但是现在午门前上朝的官员,较上个月减少了一半,较大明朝第一次开朝会时,少了六七成,加上撤了御史台,成立督察院,言官也减少了许多,门前站着的,都是满腹心事的各部各司主官。

 

大家比平时少了些活力,人群看上去就更显冷清。

 

站在队伍前方的李善长,看到有些官员,累得身体左摇右晃,还在坚持,轻轻地摇了摇头,面露嘲讽之色。

 

他了解朱元璋,向来是人尽其用。

 

这些兢兢业业的官员,只怕还想着,拿了养廉银自己搭进去人手,替朱元璋办好差事,就能得到嘉奖,还能得到提拔,只等有新的官员入场,他们也能轻松一些。

 

却不知,朱元璋这段时间根本没有召见吏部尚书,想着晋升下官,抽调人手。

 

“人可不是钢铁,等这批忠心耿耿的能官干吏熬死了,这早朝也就不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