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审不出,现杀不埋(第3页)

 “他想让老夫入诏狱被问罪,这不是已经成功了吗,老夫担心的是,他提前知道陛下已经知道了他的打算,将计就计,但老夫身上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再供他利用之法,莫非老夫不是抛砖引玉的砖,倒成了他布故迷阵的幌子?”

 不论是大明官场还是民间,谁不知道韩国公李善长与诚意伯刘基之间的恩怨。

 连朱元璋在得知学子打着揭发科举泄题一事,来洪武门前聚集时,都认为,这是李善长想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给老先生来一击重创。

 可如果李善长利用了大家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设局。

 “那么李善长真正的目的是什么?科举案闹得再厉害,不也只是一些学子,甚至是今年恩科不考了,咱再利用别的手段提拔些有功名的官员不就行了吗?”

 刘基听到朱元璋这么说,脸上露出不赞同的表情。

 “陛下,哪怕有十成的把握一击制敌,也绝不能轻敌。”

 陛下这一年间,顺风顺水的办成了所有想办成的事。

 刘基虽不知陛下为何能够那般精准的先知先觉。

 但李善长,不是胡惟庸,更不是别人,而是真的能够堪比萧何的军师。

 “老先生你就别操心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不是冲你来的,总不能是冲咱来的,反正他安排在外的人手也不多了,咱这就告诉吉安侯,让他该抓的抓,该杀的杀,实在不行就把那些学子全部统一管控起来,这事也让吉安侯去办,反正他认识的三教九流的人多。”

 当初让陆仲亨暂管酒司,朱元璋看中的就是此人在京城人脉广泛。

 这回也是歪打正着了。

 刘基也知道陆仲亨在京城,酒肉朋友遍地走的本事,闻言心下稍安。

 “陛下能够让吉安侯保障学子的安危,那老夫就能放心的入狱了。”

 “那咱和老先生一起走,正好咱顺路把你送到诏狱去,再去洪武门,看看还有几个不长脑子的学子,在那里晒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