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时势造英雄,玉米成熟(第2页)

等朱标外出交待完暗查沈家恶行的事,踩着饭点回来,看到案桌上空空如也,十分惊喜。

“父皇,今日有什么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儿臣也开心一下。”

朱标记得上次父皇把所有奏疏批完,一本不给他剩下,还是在去年。

早已被乖孙打趣成习惯的朱元璋,此时被儿子打趣,他也早就习惯了,想到王怀安,忍不住爽朗大笑。

“哈哈哈,标儿,咱又给你找了个年轻的好官!”

“又?”

难道英儿看的小说还不够全面,遗漏了哪个关键人物?

还是时势造英雄,本该因为朱允炆之乱,埋没的新一代人才,浮出水面了?

但凡能够正常延绵二代的国家,文臣武将是不会断代的。

可在英儿认知的历史当中,它出现了严重的断代,以及许多文臣名仕,根本没有展露才学与抱负的机会,就沦为了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比如方孝孺。

比如刘仲璟。

还有许许多多,因一个错误决定,本该名扬天下开拓江山,却不得不因内讧沙场埋尸的将军们。

“标儿?标儿?咱让你猜猜是谁,你怎么走神了?累了?要不咱让人去喊乖孙,先吃饭你回东宫休息去,改天再议此事?”

“儿臣不累。”

朱标总不能说实话,拆英儿的台,说冒出来英儿不知情的好官,也是正常的。

朱元璋见他神情不太对,便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转而问起了沈家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

“只等父皇殿试结束,钦点杨缜前去督办此事,便能让沈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

一天到晚都是好事发生。

朱元璋神清气爽,晚饭又能多吃一碗。

只是。

还没等到饭菜上桌。

宫外李俨派人传来了消息。

有两株玉米熟了!

“前几日乖孙就说应该能吃了,咱怕他馋得慌没告诉他,这一回……”

“爷爷,我是那种为了多吃一口玉米,就误了国事的败家子吗?”

朱雄英坐在推车里,打着推车凑上前,语气幽怨地喊了一声。

“爷爷。”

“……”

朱元璋心道:老话说得好,不能背后说人,这回被抓了个正着,太尴尬了。

朱标见状,连忙笑着打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