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朱标御下,一只猴一个拴法(第2页)
“爷爷真好!”
站在旁边正推敲更为细致规划的朱标,看到刚才赚钱时精明无比,洞悉所有利益干涉者人心的英儿,此时却没察觉到,是父皇嘴馋想吃猪蹄,小孩子根本吃不了两口,他对此也是感慨不已。
英儿这些心眼全部长在外人身上。
真是太好了!
吃过午膳。
朱标便让父皇提笔,给杨缜写封信。
“他都去了松江一个多月了,锦衣卫来报,这一个月多月里,他连松江沈家的负责人都没见着,不紧不慢不着急的,你还让咱夸他松驰有度?”
朱元璋真的不想欺骗自己,把杨缜当成是忠臣干吏。
干脆让朱标代笔,最后他盖个印了事。
等朱标写完,朱元璋盖印的时候扫了一眼,顿时浑身汗毛倒竖。
“标儿啊……”
“父皇请指示,有什么要修改的地方吗?”
论遣词造句,煽情造作,实用读书者朱元璋哪里比得上,从小熟读各种书籍,学富五车的朱标呢。
“咱指点不了你,咱就是觉着,你这御下的手段,挺、挺……跟哄孩子似的。”
朱标但笑不语。
哄孩子?
不。
只是一只猴一个拴法罢了。
说起猴来。
他得抓紧让人送完信,让英儿把改造织机的方法说了,再去工部把事情处理好,回宫来就听英儿讲讲,那只猴的故事有多吸引人,刊印出来再给英儿赚笔零花钱。
英儿再过一个月就要满周岁,可以满宫跑了。
到时候出门打赏,或是自己想打着皇家招牌造私坊,没有银子可不行。
……
十月十五。
松江府,府衙内,有许多官吏每逢初一十五,休沐未至。
特别是近期到了秋收时节,盯着各种赋税的官吏忙里偷闲,便约上同僚好友,出去放松放松。
府衙一下子少了半数的人员,唯有那新上任的杨通判,来的这一个半月,一天不落的来府衙点卯,忙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
“你们猜杨通判今天要做什么?”
“左不过磨磨蹭蹭的找件事做,然后在某个地方一呆就是三五天,然后无功而返。”
一个平时里干得多拿得少的书吏忍不住抱怨。
“十天前,杨通判说要查我今年登记录入的账目,我拿着他,寻思他自己去看,结果他硬是要拉着我一起,害得我不光要应付他那些没用的差事,自己还要点灯熬油地给府衙写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