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这泼天的富贵,你杨家怎么不接?(第3页)

 此话一出,朱标傻了眼。

 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居然还能体虚?

 【一定是最近爹爹你总忙着国事,疏于锻炼引起的。】

 小主,

 朱雄英下了定论。

 朱标有些心虚地不敢看荣姐投来的不解的眼神。

 本来他还想着挪到书房,去忙国事呢。

 看来还是遵照戴院使他们说的,先休养一日。

 不过。

 该让别人做的事,是不能让他们闲着的。

 朱标喝完药,趁着药效未起劲,提笔给陆垚发了一封五百里加急。

 往松江府丝绸大户们那水深火热的争斗中,又堆了一堆柴火,倒下一锅热油。

 “这一回,年底之前,松江沈家的十万亩稻田不种桑,往后就只能把原有的桑种改成田了!”

 沈辅考官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看谁以后还敢妄想把手伸进京城朝堂,来破坏上下一派清朗的官场风气!

 ……

 十月二十五。

 陆垚来到松江府的第十日。

 如往常一样,带着一队锦衣卫,跟在杨缜的马车后面,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来到沈家大宅院的大门前。

 由于松江沈家不光是丝绸行当的龙头老大,更涉及其他行当的生意,因此每日两道偏门人来人往,据说比那集市还要热闹。

 当然了。

 陆垚只是听早就来过,并亲眼见过此情的锦衣卫同僚说的,而他,还未有幸瞧见这一景象。

 因为他虽然跟着杨缜,这十日里每天都要到沈家大宅院门前来站岗,却已经接连吃了十日的闭门羹了。

 “沈世伯的病还没好吗?”

 再次吃了一脸闭门羹的杨缜,火从心起,用鞭子指着门房,下达最后通牒。

 “你去告诉沈世伯,陛下是抬举松江沈家,知道沈家在当地乃是丝绸行的龙头,这才让沈家来办这件事,这泼天的富贵要是错过了,得不偿失啊!”

 消息传进沈十石的耳朵里,他淡定地将鱼钩抛向湖中。

 “既然是泼天的富贵,他杨家在松江府,不也有一万亩的桑地,两万亩的稻田,让他杨家自己先带头改了,再来打我沈家的主意!”

 “可是老爷,杨缜那篇文章是京城的沈辅考官推举给太子的,要是杨缜拿这件事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