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眼见为实,丝绸商苦沈家久矣!(第2页)
本来最该生气的沈十石,此时却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重新坐回到钓台上。
看着家里的下人,手忙脚乱的打捞着湖里的鲫鱼,面色剧变。
“杨缜敢翻脸,只有一个可能!”
万中无一的可能。
居然真的发生了?!
沈家把持了百年的丝绸行最尖端的织布技术,真被皇家的南局超越,那么被沈家压制这么多年的其他丝绸大户,就该联合起来,造“沈家”的反了!
……
扔下狠话就打道回府衙的杨缜,此时只觉得扬眉吐气。
看来他的选择没有错。
跟着陛下混,总比给沈家做事要强!
他又看了一眼陆垚背后,那卷从信差那里收到的布料,满眼垂涎之色。
“真没想到南局的匠人如此心灵手巧,有了这种双面印花的技术,制出来的锦缎更值钱了,不用去催动沈家,其他丝绸商也会主动献上良田,为陛下效力的。”
陆垚含笑点头,以示认同。
在把杨缜送到府衙,派手下将人保护好,等着其他丝绸商户前来议事之际。
他悄悄地找到那两个看似是信差,实则是锦衣卫百户的两位同僚。
“太子殿下有何事让你们传达?”
“太子殿下说……”
等陆垚听完太子殿下,想要借鸡生蛋的详细计划。
陆垚忍不住竖起一个大拇指。
“太子殿下这可真是神之一手,从今往后,江浙行省丝绸行每年产多少丝绸外卖,就由太子殿下说了算了。”
丝绸和茶叶,由于这么多年打响的名气为背书,早已成了对外贸易的硬通货。
正因如此,不用朝廷推进改稻为桑的国策,丝绸商人们,早已悄悄的把兼并的耕地,种上了桑树。
杨缜写的文章上,说丝绸比粮食贵,百姓能赚更多的钱,说得好听,实际上,在陆垚彻查了当地桑农与织工的实际收支后,才知道这是最大的谎言!
桑树长在地里,不需要精耕细作,只需要在采集叶片时,需要人手,所以百亩地桑农的数量,远低于所需农民与佃户的数量,直接导致个人收入变高但全家收入变低。
而原本该种粮食的耕地种了桑树,越是种桑麻多的地方,粮价就越高,此消彼长,许多百姓就从一开始农民,变成桑农,最后沦为饥一顿饱一顿的丝绸商的“家奴”。
一旦朝廷想要处置这些丝绸商,仰赖着丝绸商良心过活的这些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只会被人引导着,把怒火与怨言发泄到朝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