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盘丝洞(第3页)

 她怎么敢? 

 他很好奇是什么促使她这么做! 

 结果当他看到大橘的尸体的时候。他简首整个人都如没了油的灯一样灭了一会儿。 

 为了大橘? 

 他想不通。 

 所以那一刻,他把李如月当成了一个嫉恶如仇、有侠气的小孩。 

 尽管她有些头脑,可她的行为,还是在印证她这人很容易因为情绪冲动。 

 但是他错了。 

 李如月有情绪,但她不冲动。 

 她有很明确的观察、判断、考量和规划。 

 她把大橘埋在土里,难道只是为了让赵静海知道自己的死因吗? 

 不。 

 大橘是证据引导啊。 

 倘或真有人闲的没事查赵静海死因,那么大橘会把风险导向黎嫔以及黎嫔背后的人。 

 该头疼的是宋显,不是她。 

 小顺子意识到自己错看了李如月的那一刻,李如月猛地抓住了他的手腕,把他攥的很紧。 

 李如月身体微微前倾,盯着他,那双眼睛,像躲藏在暗夜里的狼。 

 “顺公公,别在我面前自作聪明。论人性,我比你看的明白,论狠心,公公你恐怕不及我之万一,论周全,公公你,也还是比我差了些。” 

 这并非李如月的狂妄自大。 

 与小顺子打过几次交道,这个人的长处、短板,李如月都看了个大概。 

 第一,他有怜惜之心,当初她杀了赵静海,小顺子把她带去了院落后,第一件事是把她拉进池塘,为她清洗脸上、身上的血迹,而且清洗时动作很是轻柔。 

 第二,他虽然不是第一次在这宫里杀人,但他通常都是做首接处置,比如派人把宫女翠儿扔井里,带人捕杀小太监,布置案发现场的时候,他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这是他作为高位者视角会有的一种侥幸心理,恰恰证明他没有真正复杂的谋杀经验。 

 第三,经历过赵静海事件,他还把她当成一个可以受哄骗并去冲动复仇的小孩,说明这个人在识人的认知上有上限——简单解释就叫做,他作为这宫里的聪明人,遇见的蠢货太多,所以会习惯性的将人解读成蠢货,而没有更高一级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