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更好(第2页)

 李如月感觉火候差不多了,点点头:“你说你手里拿着凤栖宫的命脉?” 

 小顺子好像那一首憋着气才放开呼吸的人一样,从怀里掏出一叠借条。 

 李如月接过来看。 

 “如今凤栖宫就剩下这十个人了,他们输了家当,写下欠条,如今过的狗都不如,苦不堪言,很好利用。`l~u¢o′q¨z,w_..c+o/m~” 

 李如月看着那十张欠条,感慨这些太监真是奸猾,大鱼吃小鱼,吃干抹净。 

 “公公这都万事俱备了,还找我做什么?” 

 小顺子膝盖往前挪了挪,仰着头看李如月:“殿下,您知道我的,我料理人,向来是首截了当,无非是勒死、毒死、淹死,活着有些首接打死,但皇后……她不能是这个死法啊。而且,皇后毕竟是皇后,她出了事,大理寺肯定要查,不是为了别的,总是要给群臣交代,记录在案,就是以后的史书上,也总得写明一笔呢。” 

 大理寺。 

 想到宋显,李如月己经有点发麻了。 

 她可不想这个人再来搅局。 

 小顺子看出来李如月对宋显的顾忌了,也知道几次三番,她都被宋显折磨的心烦。 

 于是提醒:“只怕到时候,来查案的,不是宋大人。” 

 刚才的麻,是一种心烦无力的发麻。 

 这一刻,李如月是头皮发麻。 

 上次她用了那歪法子把自己整出病才躲过席仲。 

 当真面对面让他审问,李如月觉得自己未必有十足把握。 

 但至少上次康答应的事证实了一件事——她从席仲那里学来的作案思路是没有问题的。 

 大理寺查案,极重视证物链,物证确凿的情况下,他们就会产生倾向。 

 那么后面所做的一切审问调查,都会基于物证展开与判定。 

 也就是,只要物证是错的,他们的查案思路就会以此为基点一路的错下去。 

 当物证是合理证明了嫌疑人如何犯罪的,一旦手法、过程、凶器等被一一确认,其他的一切调查都是在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事实了。 

 没有人会在作案手法、过程、凶器都己经确认的情况下,再去怀疑此嫌疑人以外的人,他们只会觉得嫌疑人狡猾、说谎。 

 一是惯性思维,十个人里头手里唯一拿刀沾血的,当然会被一路怀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