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道标之锚
玄老那燃烧神魂的嘶吼,如同一柄重锤,砸在了凌云即将涣散的意识之上。一个地方?一个从未去过,但又绝对“存在”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在净化者那足以抹平一切存在痕迹的“权力”面前,还有什么地方,是“绝对存在”的?
他的大脑,因为道之原核的重创和意志的过度消耗,已经无法进行复杂的逻辑思考。但,正因为无法思考,他那被“人性”彻底浸染的本能,那超越了逻辑的“直觉”,在这一刻,占据了主导。他的脑海中,没有浮现出任何名山大川,没有浮现出任何洞天福地。它浮现出的,是一幅画面。一幅他从未见过,但又无比熟悉的画面。
那是一柄剑。一柄无法用任何语言描述其形状的剑。它仿佛是由最初的“光”与最终的“暗”交织而成,静静地插在一片虚无的中央。它的周围,没有时空,没有法则,只有一种纯粹的“存在”感。仿佛宇宙万物,都是因它而生。仿佛只要它在那里,宇宙,就不会归于真正的“无”。
【太初】。
这个词,并非是凌云“想”出来的,而是当他“看”到那柄剑时,自然而然地,从他存在的本源深处,涌现出来的认知。他不知道这是哪里,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有一种源于灵魂的、最原始的冲动和“确信”:那个地方,是“真实”的。
“就是它!”
凌云将自己仅存的、即将熄灭的全部意志,凝聚成了一根无形的“针”,朝着脑海中那幅“太初之剑”的画面,狠狠地刺了过去。他没有能量去驱动什么,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我即悖论”的残余特性,去完成一次终极的“概念链接”。他的行为,在逻辑上,等同于一个凡人,试图用“想”这个动作,来举起一座大山。这本是绝无可能之事。
但是,玄老留下的那个“道标”,被激活了。
那是一道隐藏在凌云“道之原核”最深处,连凌云自己都从未察觉到的、比发丝还要纤细亿万倍的、由纯粹的“太初剑意”所化的印记。这个印记,就是玄老的“后手”,一个横跨了无尽时空与维度的“保险”。它无法被攻击,无法被防御,它唯一的功用,就是“共鸣”。当凌云的意志,与那个遥远得不可想象的“太初之地”产生连接的瞬间,这个印记,就如同一个被拨动的琴弦,发出了只有“太初之剑”才能“听”到的、独一无二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