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烧制青砖(第2页)

到日落时分,空地上已摆满砖坯,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李翁嘱咐要阴干三日,不能暴晒,否则会裂。

 

\"明日搭窑。\"老人对韩牧野说,\"窑是砖的母体,最是关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日半夜,值夜的赵铁柱突然发现北方天际电闪雷鸣,急忙敲响警锣。韩牧野从床铺上一跃而起,冲出屋子时,只见农庄众人已纷纷奔向砖坯场。

 

\"快!草帘!\"韩牧野高喊,自己则抱起一摞砖坯就往仓库跑。

 

大雨说来就来。众人拼尽全力,也只能抢救部分砖坯。苏月禾急中生智,带着妇女们将围裙解下盖在砖坯上,总算保住了大半。

 

雨停后,李翁检查受损情况,捋须道:\"还好,只毁了二成。剩下的足够建两间屋子。\"

 

\"李翁,\"浑身湿透的韩牧野问,\"这窑还搭吗?\"

 

\"搭!\"老人斩钉截铁,\"雨中搭窑,火神才会保佑。\"

 

于是,在泥泞中,窑炉的建设开始了。李翁亲自选址,指挥众人挖出一个直径两丈的圆形坑,又在中央筑起泥台作为炉床。

 

\"窑壁要厚,保温才好。\"老人指点着用泥坯垒砌窑墙,\"留三个火口,这边一个烟道...\"

 

三天后,一座形似馒头的土窑巍然矗立。李翁绕着窑走了三圈,满意地点头:\"明日装窑。\"

 

装窑是门学问。砖坯要竖放,留出火道;不同位置的砖受热不同,李翁将最密实的坯放在最热处;窑门用泥封死,只留几个观火孔。

 

\"现在,\"老人神情肃穆,\"点火。\"

 

韩牧野手持火把,在众人注视下点燃了窑口的柴堆。干柴噼啪作响,火舌欢快地舔舐着窑壁,将所有人的脸庞映得通红。

 

\"头三天小火慢烧,去水分;中间三天大火猛烧,定瓷性;最后一天炭火细烧,固颜色。\"李翁宣布了烧制规程,\"需有人日夜看守火候。\"

 

\"我值第一班。\"韩牧野自告奋勇。

 

\"我也去。\"苏月禾立刻说,\"正好可以熬些防暑汤药。\"

 

夜幕降临,窑火成了农庄最亮的星。韩牧野和苏月禾坐在窑口,不时添柴调火。夜风带着烟火气拂过脸庞,竟有几分温馨。

 

\"累吗?\"韩牧野看着苏月禾眼下的青黑。

 

苏月禾摇头,递给他一碗草药茶:\"尝尝,清火的。\"

 

茶汤苦涩中带着甘甜,韩牧野一饮而尽:\"好喝。\"顿了顿又问,\"月儿,若农庄建好了,你最想做什么?\"

 

苏月禾望着跳动的火焰:\"想有个真正的药房,带药柜的那种。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