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一课(第3页)
 
“好,我们开始上课。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就在秦逸飞回头板书的时候,一个扎着马尾辫的漂亮小姑娘高高举起了手。
 
郑老师的学生卡片上贴有学生照片,秦逸飞知道这个女学生叫蒋虹。
 
“蒋虹同学,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老师,另外一个叫‘逸飞’的是谁?您还没有说呢!”
 
蒋虹很惊讶,她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秦老师,第一次上课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
 
“另一个‘逸飞’,就是我——”秦逸飞说着,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就是你们的老师‘秦逸飞’啊!”
 
“哈!”
 
学生们都忍不住笑出了声,课堂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本来下午第一节课,是学生最容易犯困打瞌睡的时候,几乎每天每个班级都有几个学生会趴在课桌上打瞌睡。
 
现在,全班52名学生,竟然个个都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听讲,也算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秦逸飞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自我介绍,几个年龄大的老师不经意地皱了皱眉。
 
索莉等几个年轻的老师却是不由得会心一笑。
 
十几个老师虽然想法各有不同,但是都没有说话。
 
毕竟,秦逸飞这一手,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
 
然而,接下来的讲课,却把他们的下巴都惊掉了。
 
这家伙竟然敢否定人教社教学参考书上的说法,另搞一套。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明月几时有’这句话的?请举手!”
 
“李智!”
 
“天上的月亮从什么时间开始有的呢?”
 
“孙向伟!”
 
“月亮是哪年那月出现在天上的呢?”
 
“蒋虹!”
 
“‘明月’就是指月亮,‘几时’就是指什么时候,‘有’就是指存在。结合起来,就是月亮是打什么时候就存在了呢?”
 
“好,同学们都认真地诵读了这首词,并且认真地阅读了诗词旁边的注释。”
 
“关于这句诗的诠释,咱们这套教材采用了近代一个着名学者的观点。”
 
“他说,月亮亘古即有,何须再问?作者首句‘明月几时有’就是奇逸之笔。
 
显然,这个着名学者把‘有’,理解为‘存在’。”
 
我个人觉得,这个着名学者的理解并不十分恰当,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