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目的(第2页)
“皇上,地方上的那些人都喜欢将芝麻大的小事说得比西瓜还大,好从中捞取好处,东南一向太平,就是有人作乱,也不过是聚起百十个乡野愚夫侵扰民间,如何能攻陷州府,定是那些地方官吏小题大做,夸大其词,皇上不可轻信啊!”王黼此刻依然不想让皇上知道真相,要把事情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父皇,据我所知,东南民变之事早在十月即已发生,那时确是小患,但地方处置不力,终酿成大祸,如今江南暴民四起,威胁京畿,但是王相却将各处急报悉数压在中书不告,其心可诛,还请父皇明察!”赵柽说道。“哦,王相可有此事”赵佶又问道,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混’,但做事一向有分寸,绝不会那这么大的事情开玩笑,话语间口气也严厉了许多。
“燕亲王,你不要以为在西北立了些功劳,就可以如此强加干涉朝中之事,中书的事情你又是如何知晓的这些事情我这个少宰都不知道。”王黼此刻心虚了,质问赵柽道,不过他话中也给自己留了后路。
“不要再啰嗦了,王相你马上到中书察明此事,速速回报,柽儿你也先回府,不要再惹是非,否则朕定要惩处于你!”赵佶被弄得很烦,但是他对王黼还是信任的。
“是,儿臣告退!”赵柽叹了口气道,自己现在已经揭开了锅,目的便已经达到了,至于后事如何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赵柽虽然存了私心,平定灵夏后才揭开此事,可他也知道宋朝时的西北算是老牌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在实际上,长江以南已经迅猛崛起,政治上连续出现宰执人员,像王安石、曾布、章惇、蔡京、蔡卞等人,几乎垄断了神宗之后的宋朝权力,朝中官吏多出江南;经济上的发展更是依赖江南的供给,宋朝每年要给辽国、西夏近百万的岁币,本身还要有千万贯的经费运转,这些钱都是由东南百姓供给的,可以说开封城的繁华,自从宋太祖开始,就是由江南支撑的。东南动荡,必然导致国本动荡,而这个jg致的帝国处处要钱,每时每刻都离不开钱,不能压榨东南必将转而压榨中原,那时大宋就变成千疮百孔处处漏风的破屋,赵家天下真要立即崩盘了!
而赵柽也知道要想靠这件事情搬倒王黼也不大可能,此刻不说皇上让贼捉贼,查到最后事情到了不过是王黼将责任推给别人,自己顶多挨顿臭骂而已。另一个原因是王黼现在其实并不是四面楚歌,人人喊打,相反接了蔡京班后,他把蔡京时期的各种不合理政策全推倒,一时间条令清晰依法办事,乌烟瘴气的宋朝上层社会突然间空气清新了,正受到举国上下的爱戴,史书上都不得不称其‘四方翕然称贤相’,所以时机并不好,他也只能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宽慰自己了。
再就是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王黼和他爹的‘友谊’。。。谁都有私生活的,哪怕是一国之君,也需要些幕后的放松。尤其是像赵佶这样有特殊情趣的高智商皇帝,只有真正地走进了他的私生活,才能在公开的官场上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