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山不改(第3页)

赵柽敢于一路攻击,是因为他能统御全军,又有强兵在握。而李纲所领各部形同散沙,各自为令,一见车阵被毁,范琼先跑了,他这一跑不要紧,大家都跟着跑开了,李纲喝止不住也被裹挟着向后退去。不但代州没攻下来,连忻州都给丢了,进了石岭关才算刹住了车。李纲又想起赵柽的话,收拢残兵据守两关以抗金军,同时上奏朝廷请罪…

攻代失败,金军再度逼近太原,河东大震,威胜军、隆德府、汾州、晋州、泽州、绛州的百姓纷纷渡黄河南逃,以上州县十室九空。朝廷的回复很快也下来了:停止进兵,准备议和,召李纲回京,以重病中的种师道为河东、河北宣抚使。

而朝中宰执大臣们也再次出现严重的意见分歧,太宰徐处仁、同知枢密院事许翰主战,耿南仲主和,少宰吴敏也因为李纲失利,又兼之看透了赵桓的心思,倒向了主和派。是战是和,两派争论不休。

赵桓也不敢再打下去了,于是坚持主战的许翰被罢同知枢密院事之职,贬为地方官,出知亳州。许翰被罢的第二天,徐处仁又与吴敏在赵桓面前发生激烈争论,徐处仁对吴敏倒向主和派十分愤怒,争论中言辞行为失去控制,文斗变成了武斗。正被想排挤他们的耿南仲,还有想取而代之唐恪、聂昌可算找到了机会,他们秘密授意御史弹劾这两个“有伤国体”的宰相。

赵桓把这两个宰相同时罢免,任命唐恪为少宰兼中书侍郎,何栗为中书侍郎,礼部尚书陈过庭为尚书右丞,开封府尹聂昌同知枢密院事。李纲闻讯,仰天长叹:“事无可为矣!”再次上书自请罢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