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麻烦和机会(第2页)
而稳固执著的本位精神对科技发展具有严重的负面作用,它易使人才养成唯我独尊的心理定势,导致人的思维与行为的灵活性、机敏性、变通性相对趋弱,适应外界变化的耐力和韧劲较差。此外,它还影响到人才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比较性认识,造成时间观念、节奏意识淡漠,危机感与紧迫感不强。
时至今日,中原人的改革创新意识、风险竞争意识都比较落后,因此,在这种本位精神的束缚下,宋人不擅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阻碍新科技的产生与提升。而长期如此必将导致在科学研究上固步自封,没有创新,很难产生新的人才,无法提高本身的科技水平。
赵柽知道大宋虽然号称当时科技最为发达和先进的时期,但是西方文化在天文、术数、机械制造和水利、工程、化学、冶炼等方面领先于大宋,因而他才会命远征军掠夺西方的书籍和人才以提高大宋的科技水平,做到洋为中用,也借此让宋人明白世界上还有比他们发达的文明,给那些自大的人一些触动。即使他采取的方式十分野蛮,有悖于文化交流的的宗旨,可这也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方式。
现在赵柽不过是刚放出了一点风声,保守势力就已经受不了了,开始嚷嚷着要将那些夷人们带来的东西全部踩在脚下再跺上两脚,那么以后让他们学习西方科技还不得将太学给点了。因此赵柽对于这种杂音并不放在心上,依然让夷人们主持工程建设,并授予官职,让他们名正言顺的在大宋立足。
对于反对声赵柽也不能不理,他同样没有采用强力打压的方式。而是利用《旬报》这个媒体战场向保守势力开战,让广大百姓了解他们从不知道的世界,知晓大宋并不是在各个方面都领先世界。首先工部侍郎郑樵在报纸上发表了《夷为我用》的文章,向保守势力开炮,强调吸收外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郑樵的文章一发表迅速在大宋学界引发了论战。有支持的。有反对的,而双方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纷纷向《帝国旬报》投稿。赵柽知道越辩越明的道理。便命尚书省专门开辟了新版用以介绍西方世界的风物和科技,也给双方提供了口诛笔伐战场,让他们在此厮杀,总归来说文斗总比武斗要文明的多吗!赵柽成功的将那些保守势力的注意力吸引到报纸的论战上,没了这些人的搀和。加上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工地得以继续施工。而赵柽这个大忙人也闲不下,他把视线投向了另一个战场,那边已经是刀光剑影,不死不休了……
…………
前些年,赵柽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宋金两国交界划定了一块安全区。用以安置被女真人打得走投无路的蒙兀部。在大宋的支持下合不勒率领其部吞并了不少小部落,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势力也逐渐增强,而赵柽一直没有将其领地划入大宋版图,任其形成一个独立王国。
当然赵柽这么做并要指望他安什么好心。在那个朝代更替时期草原上大大小小的王国常常是可以在短短的几年中威风凛凛地建立起来,又常常在短短的几年中土崩瓦解。赵柽是利用蒙兀部填补女真势力东移后,而大宋又无暇北顾留下的权力真空,同时也为防止蒙兀部失控,给那个绝世英雄的出现提供生存的土壤。
在大宋局势稳定后,赵柽借西征高昌之机,迅速击败了盘踞大漠南北游牧的各族,将漠北收入怀中,早先划定的安全区就成了圈住猛虎的牢笼,使蒙兀部限于和大宋的盟约不能继续扩张。而在这个巨大的笼子中生活的却并不是蒙兀部一只猛虎,还有受金国豢养的另一只虎——塔塔儿部。
合不勒在世时,蒙兀部和塔塔儿部已经反目成仇,其死后遗命其堂弟泰赤乌部的俺巴孩为蒙兀部的可汗。按说能被合不勒选中的继承人应该也是个人物,在去年的一天不知道俺巴孩哪根筋搭错了,或者只是想与塔塔儿部紧张的关系,他居然到了仇人的部落想为自己挑选他们的一个姑娘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