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心算无心(第2页)
作为金国顶梁柱的兀术当然明白宋金之战早晚会爆发,因此也积极准备,投入大笔资金修筑界壕,整修城池,训练军队。但有人上就得有人下,为了给年轻人腾位置那些有经验的老将们只能被边缘化,导致他们意志消沉,情绪低落,自然是出工不出力,更别说发扬‘传帮带’的精神,传授行军打仗经验了。这直接导致军队训练水平下降,军心涣散。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操心的事情太多,兀术精力有限,无暇事事关注。结果等他发现钱和精力投入不少,效果却不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时已经是难以尾大不掉,难以扭转。而几个接班人却对政治兴趣极大,开始拉帮结伙欲抢班夺权了,他当机立断将他们赶出京城,分散各地以免酿成大祸。
当宋金双方发生严重冲突时,兀术已经病入膏肓,上朝都要抬着更不要说披挂上阵了。远在战场之外的他无法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只能根据前方的汇报做出应对之策。而面对各方夸大或缩小,甚至相互矛盾的消息,兀术又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是顾此失彼,连连失策,陷于被动之中。
赵柽却一直把这些前世记忆中的精英们当做自己的劲敌,不敢有丝毫放松,在全面完善军官培养选拔的机制同时,一边以练代战保持着军队的战斗力不下降,一边派出军队征战四方以提高实战能力和积累作战经验,实践新的战法。另外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制,不断提高武器的性能和杀伤力,为将来的战争做着准备,要把只狼当老虎打。以现在看来,赵柽的战略预想都已经达到,将一场‘偶发’事件生生给鼓捣成了两国全面战争,西北兵团已经完成了迂回截击,形成了对敌右帅府围歼之势。南方兵团此时也完成了战役兵力和物资准备工作,展开部署,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发起进攻。从当前形势分析,大宋方面已经占据了天时和人和,有了一半的胜算……
…………
撒离喝从军四十载,那是沙场老将了,他赶到来州后排兵布将准备反击宋军的侵略。但他并没有下令进入全面战备,援军也在来州停留休整,因为撒离喝明白日日防贼也不是个事儿,枕戈待旦说说行,天天马不下鞍,人不解甲用不了多少日子就会人疲马乏,战力大减。而多年征战的经验告诉他,战争往往会等到主帅到来或者圣旨下达后才会爆发。
如今大宋皇帝宣布亲征,前方诸军就得等待他来,否则就是蔑视皇威,而现在据报大宋皇帝的行驾还在燕京那停歇呢,到达前线还有些时日,因此他判定这段时间还不会打起来。但是在三月二十一日凌晨,宋军突然发起了进攻,他们突袭了沿边的哨卡,然后大军沿大路迅速开进直逼界壕,而潜伏于此的特战分队同时出手夺取了架设在界壕上的桥梁,建立了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