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梦想(第2页)

 

赵柽自己来自未来,虽然有许多超前的知识和超越现代人的观念与信息,但是有些东西都是来自千百年的积累及科技的发展,并不能与现状相吻合,更多的东西是自己那个时代已经不再学习甚至丢弃掉的。他要了解这些除了向人请教外,只能从故纸堆中寻找答案,现在随身携带的这些书籍就是他的老师。

 

现在马场虽然已经夺回来,苜蓿大麦也都种了下去,从官府领来的马也放养到牧场中,却只是开始,养出来的马离可用的战马还有差距。汉初,在西部和北部置马苑三十六所,天子设“六厩”,诸郡国办置养马机构。他们不仅要负责马的生产生殖,而且也承担对战马的某些调教工作。各苑“官奴”,对马的习性、驯育、驾驭等是要熟悉的,而且很多人是驯马好手,能够制服烈性马。

 

经过一番调教的马,远不同于苑厩马群中的“生马”,它已“告别”许多兽性、野性,变得温驯、灵敏,能够与人接近,经得起许多刺激,易于发挥乘骑功能。一旦战争需要,就可向重骑兵、轻骑兵等提供不同类型、经过初步训练和足够数量的战马。分到骑兵手中后,略加熟悉就可使用自如。所以调教战马,一定意义上,也属于骑兵训练的内容,而这些也是赵柽需要考虑的。

 

再一个就是衣甲马具,骑兵经过千年的发展,此时已经逐渐发展成了一支兵种,并且从遴选骑手到考核战马及骑兵的装备都有了严格的规定和标准。骑士的衣甲已经由早期的皮甲发展成了由铁锻制成小片用铁链衔接,互相密扣缀合的‘锁子甲’;马的护衣也由最早的麻、毛、皮革变成了现在铁制的马铠,护马脖子的‘鸡颈’,挂在前胸的‘挡胸’,系在马身前半及中部的‘身甲’,鞍后马臀部的‘搭后’,保护马脸的‘面帘’;兵器也几经演变,弓箭成为骑兵的基本武器,长兵器配备枪、矛、长把刀等武器,另外还配备些辅助的短兵器,但大都是铜锤、节鞭、铁锏、短斧这类各式各样的杂门兵器,但是此类武器主要靠重力打击敌人重量自然不轻,使用者要力大过人。

 

虽然骑兵行军、作战大都借助马力,相对可以减轻自身的体力消耗,但是一个骑兵配备弓箭和长短兵器,再加上马甲衣甲,这些都是金属制造,分量自然不轻,加在一起足有一百多斤。在激烈的近战格斗,冲锋陷阵中,这些甲具安全系数增大,可以提高战斗力,可也产生了负面作用,造成了马的行动不便马匹容易疲劳,减少其速度,削弱其机动灵活性,影响骑兵基本功能,特别是运动战性能的发挥。

 

自己骑士的甲胄,赵柽考虑到主要敌人是以骑兵为主的西夏党项、辽契丹和现在尚未建国的女真这些游牧民族,未来的战场也是寒温带气温为主的北方。铁甲结实是结实,但是冬天穿在身上也是冰凉透骨,皮甲相对来说保温效果要好,穿着四肢可以灵活运动,而且重量轻,能有效的减少马的负重,便于快速机动。再说自己的火枪比敌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对射并不吃亏,他考虑装备皮甲已经足够用,马铠这个东西他考虑也采用皮质的,他想着只要遮护住主要部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