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谜天




                乾学州界,论道山,观剑楼。



    一众世家和宗门老祖,仍旧聚在大殿内,自这论道山最高的观剑楼,洞察局势,统揽全局,并不断发号施令,命令乾学各方势力,镇压荒天血祭大阵。



    可现在,情况又有了变化。



    原本被各方势力镇压,被道廷司绞杀,蔓延的趋势得到遏制的血祭大阵,突然重新开始光华流转,带着血光和邪气,继续向乾学周边蔓延了。



    不少老祖微微皱眉。



    “邪阵师死伤大半,这血祭大阵,本已是外强中干,为何又死灰复燃了?”



    “又有人在暗中相助这些邪魔?”



    “是谁?”



    荀老先生略作沉思,心里当即咯噔一跳。



    而后他将手藏在袖子里,以手掐诀,算着因果,脸上古井无波,但一颗心却渐渐向底沉去。



    “该不会是……墨画这孩子,帮的忙吧?”



    荀老先生眼皮微跳。



    若果真如此,那事情就极其严峻了。



    无论是什么原因,出于什么动机,帮助魔修,构建血祭大阵,这可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



    自己这个老祖,也绝对保不住他。



    这孩子!



    荀老先生脸色沉肃,一颗心也悬了起来。



    这件事,在场多数洞虚老祖,不会衍算,一时半会也没猜出来。



    但也不乏一些略通天机之法,或虽不懂天机术,但心思缜密的洞虚老祖,察觉出了什么。



    他们脸上虽不动声色,也没说什么,但却无不以隐晦的目光,看向荀老先生,眼中暗含着一丝幸灾乐祸。



    墨画此子,风头太盛。



    不但阵法上的天赋堪称妖孽,还掌握了一式,近似太虚神念化剑真诀的可怕禁术道法,若放任其这么发展下去,将来还真不知,要修成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但他们都是洞虚老祖,德高望重,明面上也至少要尊奉道廷的律法行事,不可能真的为所欲为,更不可能撕破脸皮,对一个筑基境的小辈下手。



    更何况,墨画不久前,还从血祭大阵中,救出了他们各宗门世家的嫡系天骄,这多多少少,也算份不小的“恩情”。



    此时若恩将仇报,坏了这份因果,后果难料。



    而看眼前的情况,似乎也不必他们担忧了。



    惊才绝艳的正道弟子,陷入魔窟,与邪魔为伴,想都不用想,必然会受到修为,名利,权位,女色等各种各样,无孔不入的引诱。



    只要是个正常“人”,就把持不住。



    即便把持住了,也难保不行差踏错。



    如今看来,墨画做的,比他们想得还要“过火”,他竟然敢帮这些邪魔,画邪道大阵。



    当真是无知者无畏,胆大包天。



    但这件事,一众洞虚老祖,其实是乐见其成的。



    若墨画成了魔修,他们就可以冠冕堂皇,以除魔卫道的名头,下令斩杀墨画了。



    正魔不两立,谁也没话说。



    即便墨画存了良知,不愿与魔修为伍,但他的“罪行”摆在眼前——一整座遮天蔽地的血祭大阵,这是没办法狡辩的,他也终归难逃一死。



    至少要废去修为,逐出宗门。



    甚至这件事,都不用他们这些洞虚老祖亲自动手,只需要借势,让道廷司下手“除魔”,或是威逼太虚门,自己“清理门户”。



    这样,墨画这个隐患,就解决掉了。



    而他们的手,还是干净的。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洞虚老祖,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自然也就有越来越多,落井下石的目光,看向了太虚门的荀老先生。



    当然,也有人目光复杂。



    天才出世,天才被抓,天才入魔,天才陨落……



    太虚门短时间内,就要经历这么多跌宕起伏的波折,让人内心唏嘘。



    荀老先生的脸色,自然也越来越凝重。



    这种种心思,都盘桓在一众老祖心头。



    当然,无论墨画如何,血祭大阵他们不可能不管。



    “多派些人手,去杀大阵里的阵师。”



    “邪道大阵周边,以及沿线的修士,全部撤离,向乾学州界聚拢,不可让魔修再杀人,以免滋长大阵的邪气。”



    “封住大阵隘口,若有邪魔冒头,便迎头痛击……”



    “沿途另建阵法,遏制大阵的走势……”



    当然,这些举措虽然有成效,但都“治标不治本”。



    邪道大阵固然棘手,但最麻烦的,可能还是大阵里面,正在孕育的某个恐怖存在。



    这点在场所有洞虚,或多或少,都预感到了一些。



    “闻人家的那个丫头,派人护住了,还有……”一位面容清癯,仙风道骨的洞虚老祖,开口道,“派人去玄机谷,请司徒老真人了么?”



    另一位洞虚点头,“请了。”



    “什么时候到?”



    “就在这几日。”



    面容清癯的老祖微微颔首。



    他们是洞虚,境界高,修为强,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于修界百业,样样都能精通。



    光是修为的精进,就要倾注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



    宗门和家族的俗务,也很劳形耗神。



    除此之外,能再花费心血,于丹阵符器中,精心钻研一两样修道技艺,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术业有专攻。



    多数偏门和冷门的修道学问,他们也只是略懂一二,根本没办法精通。



    尤其是神念上的造诣和法门。



    神念之道,无形无质,虚幻迷离,且变幻万千,门类驳杂,囊括天机,因果,祈福,禳灾,趋吉,避凶,占卜,除祟,诛邪,敬神……等等等等,艰深晦涩,浩如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