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卖爆了!(第2页)

然而黄种皮肤的,据他所知似乎只有眼前一位。

封面设计就很抓眼球:

一个未来感十足的五维镜体,中间坐着西装笔挺、神情淡然的杜笙。

其他镜体上分别展示了他在擂台横扫千军、古装儒雅的角色、拿着麦克风唱歌……

这封面标题也很霸气:du

副标题写着一行字:wonderfullife

威廉姆斯盯着看了几秒,忍不住点头:

“确实够吸睛!”

尤其是杜笙那张脸,配上这种视觉冲击力,光看封面就让人想继续翻下去。

翻开第一页,前语写得很有意思:

“2年前,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年轻人。

他在亚洲掀起一场风暴,成为当之无愧的偶像天王。

而现在,他正一步步走向更大的舞台,迈向世界级巨星的位置。

这一次,我们用高纬度视角,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杜笙。

尽管他拥有众多身份,但北美大部分人第一次记住他,多半是他在拳台上那记重拳。

没错,在我们的最初印象里,他是一个格斗拳王……”

威廉姆斯越看越觉得,杜笙像一块不断折射光芒的宝石。

每换一个角度,都能看到新的精彩。

第二页的标题很简洁,就两个字:

“歌手”。

杂志从杜笙最早的音乐起点开始讲起。

酒吧驻唱,为电视剧唱主题曲,到后来第一张国语专辑在华语圈掀起热潮……

接着,他打入灯塔国市场,第一张英文单曲就登上公告牌排行榜。

整段文字配了不少照片。

有他在录音室里专注调音的画面,也有他在舞台上激情开嗓的瞬间。

图文结合,既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

接下来的几页,杂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揭开杜笙的其他身份:

编剧、演员、制作人……

看到这儿,威廉姆斯忍不住心里嘀咕。

这期《福布斯》不会是收了红包吧

怎么字里行间全是夸人的词儿

其实毛都没一条。

《福布斯》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结果因为事迹太猛,反而让人觉得像是收钱软文。
最后一大块篇幅,聚焦在他最不为人知却最厉害的身份。

——白手起家的创业者。

这部分写得格外详细,整整用了三页纸。

先是介绍他在东方创办的一系列企业:

功夫派、人人网、奇迹唱片、星际网络科技……

每一个名字都响当当,随便拎一个出来都是行业里的风云项目。

而在灯塔国这边,他的履历更耀眼:

他是tvg视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投资社交网站pterest成功后套现1亿美元;

之后又重金收购digitaldoa特效公司,动作频频。

威廉姆斯虽然是做音乐的,对东方科技圈不太熟,但看到报道里动不动就是数亿美元的投资和回报,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尤其是当他发现自己平时用的几个互联网产品,居然都跟杜笙有关时,才算真正服气了。

杂志最后来了个简单粗暴的小结:

通过估算杜笙旗下企业的市值,得出结论:

身家保守估计超过20亿美元!

“年仅24岁,已成为全球富豪榜上最年轻的面孔!”

看到这里,威廉姆斯整个人都有点发愣,心跳都不自觉加快了。

这一整期《福布斯》,足足用了八页来讲述一个人。

而且这个人还不是什么国家领导人,而是一个刚满24岁的黄种人。

虽然听起来离谱,但他却不妒忌。

因为杜笙的经历确实配得上这样的待遇。

作为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威廉姆斯见过太多光鲜亮丽的人物。

可杜笙的故事依旧让他感到震撼,甚至有点不敢相信。

大约半小时后,威廉姆斯合上杂志,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不得不说,《福布斯》这次操作也很“接地气”。

把杜笙的成功归结为“灯塔梦”的一部分。

文中强调,杜笙虽然是黄种人,但深受灯塔自甴冥煮的影响。

尤其是起步的那笔资金,是靠炒纳克达斯赚来的。

所以他的成就,也被包装成了灯塔梦的代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