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噱头为王(第2页)

 

想到这,杜笙琢磨着回头得跟王金花交代一声:

 

以后星际传媒招新人,标准必须更严格!

 

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广撒网式地签约,然后让新人内部互相竞争、优胜劣汰。

 

现在男艺人方面,已经够用了。

 

吴倞、王保强、彭宇晏、孙曜威、谢俊豪、陆绎、佟大卫、张缙、柳云珑、黄柏……

 

这些男演员无论形象还是实力,都不差。

 

女艺人就更不用说了,资源丰富得不得了。

 

……

 

接下来几天,杜笙陪着来探班的高园园、贾瀞雯稍微放松两天。

 

这不,拍戏效率更高了,剧组整体节奏也越来越顺畅。

 

几位武术顾问和动作指导聚在一起,经常能捣鼓出不少精彩的打斗招势。

 

加上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也只有杜笙这种身体素质和实战经验兼备的人,才能轻松完成。

 

而且他演戏非常投入,有时候打得兴起,连道具都拦不住他。

 

桌椅板凳、墙砖布景等,一不小心就被他打碎打裂。

 

现场效果炸裂,工作人员看得直呼过瘾。

 

这些画面也都被剪进电影的花絮里,等上映宣传时,肯定能吸引不少观众关注。

 

自从《九阳神功》突破六层/紫(4296000/8192000)后,杜笙感觉自己的境界又上了一个台阶。

 

对国术、拳法、格斗的理解更加深刻,积累的经验也在不断叠加。

 

尤其八极拳招式之间衔接更顺畅,动作干净利落,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宗师气度。

 

一部好的功夫片,哪怕剧情简单一点,只要打戏精彩,观众照样愿意买单。

 

而《大宗师》要做的,就是用最真实、最震撼的动作场面,把华夏功夫的魅力展现出来。

 

这才是杜笙想要的真正功夫大片!

 

在功夫电影这条路上,李晓龙算是最早的开拓者。

 
 

但真正把动作片发扬光大、并各自走出不同风格的,是程龙和李联杰。

 

程龙的打戏讲究一个“巧”字。

 

他特别擅长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道具都变成战斗的一部分。

 

比如一根竹竿、一张桌子、甚至是一根绳子,都能成为他的武器。

 

而且他在打斗中还夹杂着不少喜剧元素,打得既精彩又搞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程式”风格,别人想学都学不像。

 

李联杰则完全不同,他走的是纯粹的功夫美学路线。

 

同样的招式,别人可能就只是动作而已,但到了他手上,一拳一脚都带着节奏感和美感。

 

杜笙一开始走的就是李联杰这条路。

 

追求的是那种刚柔并济、内敛中见锋芒的功夫美。

 

不过比起李联杰,杜笙的身体条件更优越。

 

身高更高、体型更强壮,自带武功,更重要的是还有极强的实战能力。

 

所以他在打斗时不仅有美感,更有压迫感和力量感。

 

那种拳风腿影带出来的视觉冲击力,简直像一头猛兽在出手。

 

再加上最近他对八极拳的深入研究,终于有了突破,使得动作更具宗师风范。

 

优雅时如静水深流,暴起时却如惊雷炸裂,动静之间拿捏得恰到好处。

 

再次开拍的时候,这一套动作直接把现场的人看傻了眼。

 

叶炜信站在监视器前,忍不住感叹:

 

“我以为你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还能再上一层楼!”

 

杜笙笑了笑,语气平静地说:

 

“功夫这东西,没有尽头,每一步都是新的起点。”

 

这句话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吹捧声:

 

“杜总真是太谦虚了,功夫这么牛了还在不断学习,真是我们这些人的榜样啊!”

 

“换作是我,早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哪还会去钻研细节。”

 

“我觉得杜总的武学天赋,比民国那些老一辈武术家都要强。

 

现在这个时代能练出这种身手,简直就是奇迹!”

 

“其实不是时代变了,而是大家的心浮躁了。

 

以前的人为了练功能吃苦,现在的人只想走捷径,真正的国术精神快失传了。”

 

说话的这些人,大多是剧组请来的武术指导和顾问,个个都是懂行的老江湖。

 

他们知道杜笙的动作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

 

就在杜笙认真拍戏的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灯塔国波士顿,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意外让他再次登上热搜的事。

 

3月28日,一名叫克斯特的学生在街头遭遇几名黑人持刀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