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通缉令(第2页)




    他明白,一旦自己反应迟缓,对方可能会接二连三地出招。



    经过一番沉思,杜笙决定不在南亚大地震捐款的事情上和对方过多纠缠。



    在这些问题上辩解并不明智。



    因为那些人肯定还有各种后手,就等你往里钻。



    而且,杜笙也难以向公众解释是因为亿基金的问题。



    于是他果断选择开辟新的阵地。



    杜笙找到华邦慈善的负责人,要了一份详尽的资料,然后发布了一条人人网动态:



    “学生是祖国花骨朵,华邦的‘慈善之手’项目一直在默默付出。



    据官方统计,两年来华邦帮助中小学生接近30万,其中特困生超过8万。



    今年华邦‘慈善之手’再度捐款3000万,帮助各种困难学生度过一个温暖春节……”



    这条动态下面附上了活动图文、学生分享以及资助明细。



    而且这是与官方联合开展的项目,大家一看便知其真实性。



    相比于关注国外的南亚大地震灾害,杜笙更倾向于把资金留在国内,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同胞。



    他就是这样一位‘没有大局观’的人。



    动态一经发出,首先得到官方的转发和点赞。



    在动态下方,许多受资助的学生纷纷表达感激之情:



    “我收到了150块红包,这笔钱够我两个月的生活费了,真心感谢笙哥的援助,呜呜!”



    “春节真的好想回家,可是车票太贵,只能留在学校将就。



    当辅导员通知我去领钱时,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开玩笑,没想到‘华邦’这么细腻暖心!”



    “感谢杜笙和华邦,让这个寒冷的春节变得温暖。”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诋毁笙哥一毛不拔,我特么气极了,到处和他们争论,一天一夜没睡了!”



    “慈善之手在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我是云府山崖中学的,放假前起码有60名学生领到了救助金。”



    “‘华邦’慈善至今在云贵援建了88座学校,还铺上水泥路通了水电,你们全都眼瞎不报吗!”



    ……



    杜笙将过去默默无闻的善举公开于众,剩下的事自然有那些热心肠的网友们帮忙传播。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杜笙在慈善事业上早已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



    关于他“捐款只是打造金身”的谣言,也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而烟消云散。



    至于为何没为南亚大地震捐款,这其中的缘由,网友们只能自行揣测了。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难处。



    杜笙刚发布完动态,不久后雅虎、知音等网站上的负面报道便悄然消失。



    贴吧的相关帖子也被迅速撤掉。



    显然,某些蔀门已经出手,保护杜笙的决心昭然若揭。



    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内外机构暂时只能趴着,不敢再轻举妄动。



    处理完这场小小的风波后,杜笙选择不再过问琐事,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享受生活当中。



    他与高园园和贾瀞雯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又愉快的假期。



    大年初四清晨,贾瀞雯和高园园开车送杜笙前往机场。



    一路上,贾瀞雯像个贴心的小管家一样,不停地叮嘱杜笙在北美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她唠叨个没完,杜笙却始终耐心听着,没有一句反驳。



    他知道,这是关心的体现,心里暖洋洋的。



    到了机场,看到高园园情绪有些低落,杜笙提议道:



    “我记得瀞雯之前不是跟柳涛约好了今年要去北美旅游吗?



    你们要是有空的话,可以商量组队到灯塔玩玩,顺便给我探探班!”



    高园园听了,美眸微微亮起,但贾瀞雯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还是让蕙敏姐来组织吧!



    她在北美生活了好几年,对这些很有心得体会。



    我过两天就得回《武林外传》剧组拍戏,园园也要准备入组《男才女貌》,暂时都抽不开身。”



    高园园点头附和:



    “我回头跟蕙敏姐说一声吧,《东方之声》第二季即将筹备,她半个月后就该回国了。”



    周蕙敏春节期间飞去了枫叶国,陪家人一起过年,现在还没回来。



    “笙哥,航班不能再延了。



    《通缉令》剧组的演员面试都快接近尾声啦,就等你过去做最后的定夺呢。”



    崔雅怡见杜笙还没出门,不由在旁提醒。



    贾静雯摇头一笑,推了他一把:



    “赶紧走吧,别耽搁了正事。”



    杜笙拿起挎包,长吁一口气。



    快乐的时光的确如白驹过隙。



    虽说他是最大资方,可《通缉令》这项目毕竟筹备了一年多,不能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