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 耍大牌(第3页)




    比如规则设定上存在一些逻辑漏洞。



    团队在多层梦境中行动时,需要精确同步“kick”的时机,但部分场景(如雪山段落)的时间差计算模糊,可能存在逻辑跳跃。



    男主角柯布在迷失域中老去后选择“自杀返回现实”,这点也和前期设定不太一致,引发观众争议。



    而亡妻梅尔更多是作为男主心魔存在,缺乏独立动机。



    至于女主角之一的“筑梦师”阿德里安,虽然能推动剧情,但人物成长线比较单薄。



    还有酒店那一段节奏偏慢,前后动作戏对比明显,有些观众觉得拖沓。



    所以,这次杜笙决定亲自操刀修改剧本,补全逻辑漏洞,让故事更完整。



    他重新设定了“迷失域”的概念:



    “它是所有梦境层的潜意识边缘,时间流速接近现实,但空间混乱无序。”



    结局也做了调整。



    原版中,亡妻梅尔是因为被植入意念误以为现实是梦境而自杀。



    新版中,梅尔在失去孩子后,主动构建了一个“完美家庭”世界,并邀请柯布加入。



    柯布无法接受虚假,偷偷植入了“现实才是真实”的意念,却被梅尔识破(她发现陀螺旋转异常),



    愤怒之下,她决定同归于尽,



    拉着柯布一起进入迷失域,在那里永远迷失。



    这一改,不仅强化了梅尔的主观动机,也让结局更具冲击力。



    有种“你不让我活,我也不会让你好受”的爽感。



    杜笙对这部电影的要求很明确。



    围绕“梦境窃取”的核心设定,融合烧脑叙事、动作场面和少量情感张力。



    烧脑部分是核心,占40%;



    动作打斗是点缀,占30%;



    像旋转走廊、雪山爆破、街道折迭这些场景,在紧张刺激的同时,也适当安排一些笑点,让整体节奏更轻松。



    最后一层,他还加点煽情元素,在嬉笑怒骂中,拍出人生的悲凉底色。



    让大家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在爽过之后还能回味几句。



    抵达洛杉矶后,杜笙没有休息,直接带着崔雅怡赶往华纳影业。



    《盗梦空间》的主创团队已经提前到场。



    除了个别演员是李伊馨推荐的,导演和其他主要人员都是华纳那边选的。



    看到整个剧组的阵容和前世差不多,杜笙也没过多干涉。



    走进片场,他微笑着向大家打起招呼。



    这边办公楼正在整修,里面一堆纸箱、工具和电线,乱得像个仓库。



    导演克里斯托弗干脆拉着他在旁边坐下,两人旁若无人聊了起来。



    这里是华纳的拍摄区,一般人根本进不来。



    克里斯托弗笑着解释一句:



    “刚开新项目嘛,理解一下。”



    他指着身后那栋楼,道:



    “每次拍新片子都要单独成立一个工作室,总要折腾一阵子。”



    杜笙点点头,笑着问:



    “应该的,毕竟财务要两家核算。”



    克里斯托弗哈哈一笑,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厚厚的剧本递过去:



    “给你个好消息,角色剧本已经整理好了。”



    这其实是之前杜笙给的大纲。



    克里斯托弗拿回去后根据自己的风格做了调整,还细分出了更详细的分镜内容。



    杜笙接过剧本翻开一看:



    “黄昏,海浪翻滚。



    一个满脸迷茫的男人被冲上沙滩,静静躺着不动。



    一支枪管突然将他翻转过来,拿着枪的保安对着对讲机喊话。



    他们身后是一堵悬崖,上面矗立着一座城堡……”



    开头部分跟自己的剧本差不多,只是多了些细节描写,画面感更强了些。



    接着往下看第一幕的城堡情节,杜笙看得特别认真。



    剧本毕竟不像电影那样直观,读起来比较晦涩,



    他得一边看一边在脑子里过一遍镜头,对比脑海中的剧情是否一致,所以速度不快。



    但在克里斯托弗眼里,这就显得杜笙格外专业。



    哪怕前两部电影大卖,对方也一点没飘,依旧保持着极高的职业态度。



    相比之下,好莱坞演员‘耍大牌’现象频发,经常闹得整个剧组鸡飞狗跳。



    杜笙简直成了“靠谱+能干”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