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变得不一样(第2页)

当年,相同制程,A斯麦宣称“每小时可加工175~200片晶圆”,而n康的数据是“每小时200片”。

但果真如此吗?这背后涉及到了一个叫做稼动率的制造业名词。简单理解为一台机器设备实际的生产数量与可能的生产数量的比值。

使用A斯麦的设备,三星与tjd的稼动率常年维持在95%上下,一个词语概括,靠谱!

但反观n康,被迫自研,什么零件都能做,但又总是差点意思。导致同一批次的相同设备,每一台的性能都不尽相同。就像买了二十台p果手机,这台只能发微信,那台只能刷视频,剩下18台还正送检维修。

设备虽便宜,但稼动率最多只能达到50%左右,对晶元代工厂来说,实在不划算。

因此,y特尔新ceo上任后,立刻抛弃了n康,甚至就连天朝的芯片代工厂都看不上n康。

没办法,n康只能退出ic光刻,生产出的设备,只能卖给三星、Lg、京东方,用来生产面板。

这边旧人哭,那边新人笑,2012年,y特尔连同三星和tjd,三家企业共计投资52.29亿欧元,先后入股A斯麦,以此获得优先供货权,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站在euvLLc的肩膀上,背靠米国支持,又有客户送钱,A斯麦自此正式成为“全村的希望”,在摘取euvgkj这颗宝石的道路上,一路孤独的狂奔。

终于,在2015年,第一台可量产的euv样机正式发布。正所谓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当年只要能抢先拿到机器开工,就相当于直接开动了印钞产线,euvgkj也因此被冠上了“印钱许可证”的名号。

而在这台机器价值1.2亿美元,重达180吨的巨无霸设备背后,实际上90%的部件均来自外部厂商,米国和欧洲的更是其中代表。

整个西方最先进的工业体系,托举起了如今的A斯麦。而一代霸主n康,也自此彻底零落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于是,刘焱不仅震惊的问道:

“你是说,未来我们的半导体产业的工艺水平能做到国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