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可喜的变化(第2页)

 

“汇丰银行那边现金,大约有800多亿港元。”

 

刘焱很淡定的说道。

 

“恒生银行资产规模不过才1000多亿,储户存款,顶天不会超过800亿。把汇丰银行那边的存款,转存到恒生银行,挤兑的用户,要取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说的虽然简单,但是,随后的几天时间,刘焱一直在处理相关事务。
 

维创系不断的将汇丰银行那边的存款兑现,有些甚至是换成了现金,直接用一辆辆卡车送到恒生的营业网点。

 

其实,储户排队挤兑的效率也比较低,一整天最多也不过是取走几个亿现金而已。

 

对于这种毛毛雨一般的挤兑,刘焱根本就不在乎,完全是有多少挤兑,就给多少现金。

 

不断的把资金从其他银行,向恒生银行搬。

 

闹了几天之后,一些人总算是明白过来;即使把所有储户的钱都加起来,都不如刘总一个人的钱多。所以,后续的挤兑,也是无疾而终了。

 

与此同时,香江的银行界的大佬汇丰银行,也不断上门劝说,建议刘焱无需把所有资金转存到恒生银行,毕竟,恒生银行在国际上的业务网点不足,而维创系的业务分布在全球,把资金结算放在汇丰银行才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如此,刘焱还是执意将一半的资金都存入了恒生银行。

 

毕竟,这也是必须的,未来恒生银行是准备对内地的产业进行大规模的贷款授信,而普通的储户有一个风吹草动就要来取钱挤兑,而那些贷出去的钱,往往都是比较长的周期,比如,几年后才会陆续还贷。

 

正是因此,还不如把自己的钱存入银行,作为压舱的资金,预防储户挤兑,这更加稳妥一些。

 

虽然,国际市场上刘焱感觉到经营环境明显恶化,遇到的风波一波接一波。

 

很多的问题,实际上是zz问题,刘焱也没办法干涉。

 

而91年的内地的zz、经济气候,却是比历史上要好的多。

 

另一个时空的90年代初,内地的经济罕见的转冷。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市场,都严重受到国际大气候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