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第2页)
郊区的另个连锁商场,在商场的边侧有直梯直到电影院的楼层,那个电影院是商场自营的,多年前翻新过,空调和座椅的质量比过去好了不少。
有的二三线城市在近些年修建的高档建筑和设施,显得优异富丽,用的新型材料和科技装点。有的后起之秀,可谓绚丽亮美,璀璨光辉。一些美丽亮堂的建筑已经成为打卡地,可不是只有古建筑才有游览量的,一些新兴的建筑,也有很多人去观光,可以一睹大城市的现代地标建筑的风采和瑰丽。
想到作者大人此生小的时候的一些事情,要占用章节的说出一些往事,有的事情,值得回忆。在来京都之前,生活在老家的一个工业区的居民生活区域里。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很多的大型工厂,有绝缘材料厂,电机厂,亚麻厂等,有的工厂名就是公交车站的站台名称。
有的厂区挺大的,光算工厂的占地面积,就有现在的几个小区的面积总和的大小。有的工厂周边有着居民区,给工厂职工及家属用。超大型的工厂,有几千人上万人的职工数量,人员众多。那个年代,讲究人多力量大,有的有大集体的制度,可以让很多人有就业。在那个时期,能在大工厂上班,会是挺不错的工作,能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普通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给的换物凭证是相近的,所以那时候的大多的普通家庭,没有那么多的攀比和计较。
有的事情,也是听家里长辈说的,作者大人那时候还在念幼儿园和小学,几十年前的事情,能回忆起一些,已经挺好了,说明有的记忆进入了心里。因为尊重一些家人,所以在尊重他们的人生历程。
我姥爷就是在那个绝缘材料厂上班的,工作了几十年,属于当兵退役后,安排的工作。一家子住在那个厂子周边的范围,夫妻和子女,一家有四口人的。在那片区域,他们住过好几个地方,住的远一些,走路半个小时就能到工厂,如果住的近一些,走路不到十分钟就能到单位。刚开始住过平房,然后住的楼房,有数次搬家。那时候是分房,让住哪就住哪。
在作者大人小的时候,住过一排小楼的房子,那边附近有个幼儿园,离得不远的地方,就是工人子弟的小学。在小学街道的对面是工厂中学,在附近有挺多饭店。有的街道有市场,在市场的那片街道有熟食店,玩具店,磁带店,书店等,小的店铺很多的。那片区域还有一家中等的医院,为周边区域的人们服务,生活设施挺齐全的。
以现在看来,那一大片区域曾经并不算繁华,除了一个工厂大楼以外,就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和气派装点,但那个区域的生活气息特别的浓郁。在作者大人小的时候,老家的主城区开发区就挺繁荣的,显得灯火辉煌,熙熙攘攘,虽然多次去过主城区,但对很多地方并不熟悉。常年生活在老家的那片区域,偶尔去外地旅游,直到念寄宿学校,才离开了那片区域,在上学的时候,节假日才可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