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这个点子够损(第2页)

 

虞世南顿了顿,看向女帝和顾飞,继续道:“微臣以为,封其侯’,赐予宅邸、田产、仆役,允其保留部分宗庙祭祀之礼,生活用度按侯爵供给。

 

不过这些情况一定是在我国监视之下,名为尊崇,实为监控。

 

一则彰显我北恒宽仁,安抚昌国遗民。

 

二则将其置于我眼皮底下,便于掌控。

 

户部尚书董匡闻言却皱起了眉头,立刻开始算账,“虞尚书,此议固然怀柔,然耗费不小!

 

一个有名无实的侯爵,其府邸、用度、仆役,再加上那些皇子、公主、旁支宗亲的嚼用,一年下来,恐非小数!更遑论长期供养?

 

此等虚名,换来一群无用闲人,根本不符合我北恒的利益?不如按王尚书之法,寻一穷乡僻壤圈禁,开销还能省下大半!”

 

董匡心想,你这法子虽然脸面有了,但是考虑过要我户部要出多少钱么?

 
 

老子户部天天都缺钱啊....

 

顾飞听到这三人的话,对这三人的理念有个大概的概念。

 

双方争论的焦点清晰明了,王昌龄、董匡倾向主张物理隔绝,低成本无害化处理。

 

另一方虞世南主张政治优待,高成本换取政治资本和软性控制。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僵持,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目光都投向了尚未表态的女帝、忠勇侯顾飞。

 

女帝秀眉微蹙,显然也在权衡利弊,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顾飞的手里。

 

因为她知道,顾飞决定下来的事情,基本上从未错过。

 

他总能拿出一些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方法好点子出来。

 

顾飞这个时候,想到了一个皇帝就活的很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

 

人家就活的很好,上班赚钱,甚至还买门票回家参观。

 

所以朴仁昌一族,想要不劳而获生活在北恒的控制范围内,顾飞是不太愿意的,而且朴仁昌一脉何止百人,拖家带口起码得上千人。

 

于情于理,顾飞都不会同意这么多人一起在那里当个有风险的逍遥散人。

 

别的不说,就这一脉上千人,如果合在一起惹事都能掀起巨大的浪潮。

 

如果要说让朴仁昌一家十口八口人在一起,顾飞哪怕养他一辈子都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