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老百姓观念转变

没有希望倒也罢了,如今有了翻身的机会,李家自然要全力以赴。

 

其他世家早已在朝堂站稳脚跟,李家绝不能落后,必须全力追赶才行。

 

李渊心中盘算:虽痛失一子,但剩下的三个子女,建成、世民、秀宁,皆非庸才,他们足以助力李家更上一层楼。

 

“父亲放心,稍后我便启程前往洛阳,再北上助战!” 李建成郑重点头,语气中满是干劲。

 

如今二弟已凭借灭倭之功站稳脚跟,又因为大义灭亲获得陛下信任,自己岂能甘居人后?

 

皇帝既已解禁李家,他便不能再浪费时间。而这次朝廷应对突厥的战事,正是他建功立业、稳固李家地位的机会!

 

父子俩不敢耽搁,当即召集麾下旧部与谋士,商讨如何借北上助战之机,既向陛下表忠心,又能为李家争取利益好处,实现利益最大化。

 

兵贵神速!

 

次日一早,李氏便向洛阳递上奏折,表明愿领兵北上;同时,李建成亲自拜访坐镇南方的杨义臣,报备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支持。

 

没过多久,李氏便开始调集人手与物资,朝着北方前进。

 

......

 

洛阳城中,朝廷也在积极备战。

 

在商业署的统筹协调下,各地的粮草、军械、药材正有条不紊地向北方边境运输,战争的气息悄然弥漫。

 

虽朝廷未明说即将开战,但这般大规模的资源调动,还是让整个北方的氛围瞬间紧张起来。

 

对此,百姓们倒是颇为坦然,毕竟陛下此前已发过通告,称此次调动是为 “北上迎接义成公主返乡祭祖”,听起来不过是件寻常的礼仪之事。

 

“若只是接人,哪用得着这么大阵仗?依我看,陛下这是要准备打突厥了!”

 

不过,民间也不乏有识之士,很快察觉到不对劲。运输粮草尚可理解,可连兵力都在向边境集结,这绝非接人该有的阵容。

 

陛下定是要做大事了!

 

类似的猜测在街头巷尾悄悄流传,引得不少人讨论。

 

“没错,肯定是要打仗了!” 有人附和道,“我听人说,义成公主在突厥受了委屈。她多次暗中帮咱们大隋,突厥可汗记恨她,竟把她软禁了。陛下这是为了救公主,才要对突厥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