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梅菜干扣肉
第458章 先富起来的机会(第2页)
周红婷偷偷算过一笔账,即便是她运气好,回到杭城之后能够安排工作,每个月正常开支,也就是三十多块。
这还是老工人,刚上班的,还拿不了这么多工资。
各种吃喝开销刨去,还能剩下多少?
更何况,工作是那么好安排的?
哪怕真就是人人有份呢,这么多回城的知情,大家不得排队慢慢等吗?
轮到自己的时候,天知道已经等多久了。
反倒是跟着林彩英,在靠山屯折腾药膏,也就是小半年的时间,中间还被人举报过,严重影响了收益,就这,周红婷陆陆续续往家里寄了一百二十块钱和百十斤全国粮票了!
要知道,这还是草药今年刚开始尝试,压根就没有收益。
要是种植药材的事情也办成了,哪怕是参与的人多,分到个人手里,也不比上班赚的工资少!
当然,稳定性和各种福利这一块,周红婷没法考虑。
但这玩意咋说呢,她考虑,就能有吗?
反倒是,她在靠山屯做的一切,并不一定非得需要知青的身份。
把回城的手续办了,然后人依然留在靠山屯,继续跟着一帮姐妹们种药材做药膏,未尝不是一条活命的路子啊。
杭城这边,真的能安排工作,再回来也不晚。
说到底,即便是周红婷自己,也是希望能够在家里有份正式的工作的。
毕竟哪怕在后世,大部分人的观念,能在杭城有个安稳的正式工作,也比在东北乡下屯子里做小生意强。
更何况是眼下这个年代呢?
可惜,世间哪有事事皆顺自己心意的?
周红婷的父母最终被说服了,一家子人放下心事,倒也轻轻松松过了个年。
只等着年后周红婷返回靠山屯,继续自己种药材做药膏的事业。
只不过,父母脸上的笑容有多少真多少假,谁也说不清,只剩下暗暗心酸。
还是自己老两口没本事,没法给姑娘安排个工作,眼瞅着同龄人都忙活着说媒找对象了,而自家的大女儿还得回东北继续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