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冯家二小子的生意经(第2页)
林彩英又是个有事业心的,哪怕待在靠山屯,人家也忙活着整药材种植,以及其他药膏之类的零零散散的成药。
去沈阳,也不过是那边适合发展,各种平台高,机会也多。
说白了,有些人生来就不甘心过平庸的生活,也不愿意向身处的环境低头。
林彩英眼下的生活,对她自己而言已经是难以想象的满意了。
别人眼中的近乎毁掉一生的选择,在她看来,却满足了自己对家和爱人全部的幻想。
至于旁人的看法,林彩英如果在乎,那她就不是林彩英了。
赶场这个说法,还是从知青们的嘴里流传出来的。
好似是南方地区,对于大集之类的称呼,大家伙跟着都这么叫,也就流传开了。
临近年关,赶场的时候能换到的东西比平时多。
甚至偶尔还能见到鸡蛋这种稀罕物。
价格肯定不便宜,零下四五十度的气温,鸡能养的活就不错了,还能下蛋,这得伺候的多金贵昂。
不但得肯费那个精力,还得懂技术,这玩意不是一般人能折腾的。
街道一角,冯家二小子冯朝晖跺着脚,揣着手,靠着墙根站着,一副等人的模样。
这小子脑瓜子灵,又不乐意受穷,加上胆子又比旁人大,所以专门出来换粮票。
自打被徐德胜找上之后,冯朝晖一直老实搁家待着。
说不好听点,这孩子多少有被吓到。
苏婉儿和老太太在他眼里,那就是顶天了不得的人了。
结果住那小院愣是被人给扫了。
冯朝晖没敢跟他大哥说太多,遮遮掩掩的,倒也糊弄过去了。
可他自己心里后怕。
真要是说,一开始苏婉儿打发他去林凤县的时候,他就知道那个徐念珍(徐德胜假名)有这本事,哪怕他对干娘再死心塌地,也得犹豫。
当初在丰收农场外头道边的小树林,徐德胜是出手摆弄了冯朝晖。
可冯朝晖过完年才十五岁,就是个半大小子,个头倒也不算低,可人瘦的厉害。
别说是徐德胜练过,哪怕换成农场里普通的中年人,也能随意搓扁揉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