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攥手里千万别卖

这年月物流不畅,是各种生活物资尤其是吃的格外稀罕人的主要因素。

当然,生产力没发展上去,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制约。

物质生活想要丰富起来,还得等不少年。

国家后来搞了菜篮子工程之后,群众的餐桌上才变得丰富起来。

再后来,物流的迅猛发展,让普通人才能真正品尝到全国各地的美味食材。

所以说这年月,但凡有外地的同事从老家回来,必然要带不少家乡的美食分给关系好的人。

咋说呢,好些个东西真不一定就适合所有人的口味。

但是,稀罕玩意永远招人待见。

刘浩在北影厂就经历过这种场面。

得益于他年纪轻轻就成了老厂长看重的编剧,人长得好看,性格又好,最关键是一来就亮明了态度,是为了追随对象的脚步才到了京城的。

所以刘浩在厂里人缘是真不错,尤其是和男同事,关系处的都跟哥们一个样。

有上海的同事探亲回来,带了不少当地的美食,专门给刘浩送了一份。

里面都有什么呢?

大白兔奶糖,五香豆,条头糕,吃前需要蒸一下的崇明糕……

放在后世,估计没人会太当回事。

可放在眼巴前儿,真就是人情浓郁了。

说白了,这些东西以眼下的物价衡量,全都不便宜,而且在京城你买不到。

偏偏的,这些东西还都是沪上美食的代表。

单就这份礼物,让刘浩激动了好长时间。

说礼轻情意重就有点过分了,礼在眼下这年月真的不算轻了,但也比不上那份情谊。

为了这个,从清泉县发过来的山货里头,刘浩就专门给那位上海的同事留了一份。

后世便捷的生活,让很多人想象不到或者说忘记了物资匮乏年代的各种情况。

张红旗和林彩英两口子整这个,山货外销的法子,说白了还是搭乘了林业局的运输渠道。

没有一条条从东北出发,辐射全国的铁路线,想法再好再超前,也是白瞎。

周红婷留在靠山屯,比她回杭城当无业游民强的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