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梅菜干扣肉
第598章 屋主的底气(第3页)
和当初买乐春坊那院子不一样。
乐春坊的院子属于街道办,已经沦为公家的包袱,加上当初张红旗要求的严,魏大妈又帮忙看着,办手续的时候真就是不厌其烦,处理的扎扎实实。
可那属于公家单位和公家单位沟通,人家街道办到哪,话都说的明白,这玩意是包袱,及时甩掉,公家能少受点损失。
那个情形,可不是张红旗担心卖房子的找后账,而是街道办害怕他这个买房子的找后账。
眼下煤市街这套宅子,可和那个不一样。
屋主着急出国,说句不中听的话,你现在把钱给他,他把钥匙塞你手里,其他啥也不管,他都不觉得有问题。
手续办着麻烦,人之常情,屋主正常来说,必然是咋省事咋来。
咋说呢,这年代跑手续的效率,也是一言难尽。
可程家的情况有点特殊。
“他家有海外关系,刚和家里联系上。
屋主他大哥,在外国是个什么博士,真正的人才,所以各方面都很重视。
那宅子,拖到现在才退还给他,可不是政策不执行,而是情况复杂。
那个在里头开工的厂子就不好处理。
更何况,还有三十多户人家住了好些年。
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些人只要不乐意搬走,每月给点房租,就能接着住,程家还得把房子给人家拾掇的没毛病。
三十多家住户呢,一百多口子,他们不走,工厂就也能继续留下来。
唉,之前是政府乐意把房子退给程家,程家不敢要啊。
结果人家大哥联系上国内之后,就给抓紧时间把宅子给程家腾出来了。
要我说,还得是上学好啊,读书读的好,一家子都跟着沾光嘛!
也就是因为这个,屋主乐意出国,必然没啥阻碍的。
他卖房,手续指定也是一路绿灯,而且不会出现遗漏的问题。
类似的情况我见过,只不过宅院没这么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