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赶山打猎娶女知青梅菜干扣肉
第605章 都不易,喝酒(第2页)
倒也没整太贵的,在单楹秋和何成面前不合适。
喝的是李秀芝他们从沈阳过来时,特意带过来的老龙口。
价格适中,又是老家带过来的,不显摆的同时也能透出一股子亲近。
“何成,你可隐藏的够深的!那啥,秋姐不主动说,俺们愣是不知道她还有个对象!”
“赖我赖我,我那工作忒累人,平时对楹秋关心不够,哈哈哈,不说那个,你们是不知道啊,就红旗给楹秋安排这个工作,那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何成和单楹秋是一块回城的,俩人从蒙东回来的太晚,城里能安置人的地方几乎全都被填满了。
之前回来的那些知青,一开始提起工作也都一肚子怨气,结果等到何成、单楹秋他们这些1980年之后回来的人一比较,之前那些人顿时就不吭声了。
咋说呢,有比较才会产生满足感。
最开始那批返城知青,大部分也是没有地方安排的。
工作岗位不够,谁也没辙。
加上复员军人和源源不断的毕业生,待业人群迅速激增。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
后来开设了街道工厂,还有各种服务站,也算是有效的消化了庞大的待业大军。
这批人大部分是集体工,不论说的多么好听,总之是在大家伙的认知当中,比正式的合同工要差很多的。
直到退休,这些人的退休金等等各方面的待遇,也是比正式合同工差了不少。
结果等到何成和单楹秋回城,即便是想进人人嫌弃的街道工厂、服务站之类的地方,也进不去了。
人太多,何成说他家巷子口的早餐摊,都设了专门盯着熬粥的岗位……
“大家伙都想有个工作,工资低都没人在乎了,再低,总比吃家里强吧?
楹秋这样的,也是没招了,才让她去跟着干了瓦工,不怕你们笑话,实际上她干瓦工,我们俩真就没觉得有多苦。
嘿嘿嘿,我们俩在蒙东,骑马放羊的,还套过狼,真就不怕吃苦。